碳普惠作為我國在實現“雙碳”目標道路上探索出的特色制度之一,是通過為企業及個人的節能低碳行為賦予價值等方式建立的自愿
碳減排激勵機制。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議案,建議制定碳普惠促進法,設立碳普惠地區及項目
試點,完善碳普惠
平臺體系建設,并制定與碳普惠促進法相配套的制度與標準。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
綠色轉型,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碳普惠作為一種創新性自愿減排機制,目前已經在河北、廣東、上海等地試點。
周云杰向記者介紹說,當前國家層面尚未頒布專門針對碳普惠的統一法律,現有涉及環境保護、能源資源以及循環經濟的立法與政策,亦缺乏對于碳普惠的統籌考量。雖然已有十余個省市頒布碳普惠政策方案或實施碳普惠項目,但目前只有深圳、廣州等少數地區正式出臺了碳普惠地方性法規,這使得既有的碳普惠平臺或項目應用往往缺乏完善的規則設定。
同時,對于碳普惠實踐所涉及的碳普惠
方法學評估的公平與透明、碳普惠交易的合法合規、碳普惠相關數據的收集與保護、碳普惠數據造假等問題,目前已有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規難以進行強有力的監管,碳普惠市場秩序的風險隱患不容小覷。
為此,周云杰代表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專門的碳普惠促進法,對碳普惠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如碳普惠方法學開發與申報、碳普惠減排量核證與簽發、碳普惠交易和碳普惠消納規則等作出統一規范。同時對碳普惠實踐中發生的潛在風險點,如碳普惠數據造假、碳普惠個人信息泄露等予以明確規定,對于管理運營人員及技術服務機構的不誠信、不合規行為予以責任清晰的處罰規定,從而促進碳普惠市場能進一步健康發展。
同時,將已采用碳普惠方案的地區優先作為試點,納入統一監管框架內,并制定碳普惠地區試點申報機制,鼓勵更多地區申辦試點并給予國家政策激勵;同時,建議實施全國碳普惠項目試點的評選機制,每年選擇優秀示范類項目給予政策激勵和全國推廣,從而不斷增加碳普惠制度的影響力,逐步實現建立全國性碳普惠制度的目標。
周云杰還建議制定與碳普惠促進法相配套的制度與標準,重點包括:建立重點產品、企業和個人的全國性
碳足跡核算與評估標準等,以及功能全面的“全國碳普惠系統平臺”,依托該平臺為企業及個人建立碳賬戶,并提供碳普惠減排量的簽發、變更、交易、注銷等服務。對于碳賬戶內數據的核算、評價應適用統一的國家核算標準體系。同時完善第三方外部機構參與平臺聯通共享的制度安排,以實現碳普惠機制的標準化及互聯互通。
此外,周云杰在議案中提出,應設立全國碳普惠管理及運營的主管機構,具體負責組織碳普惠地區試點、項目試點和優秀示范項目的評定與管理工作;研究并出臺官方發布的碳普惠方法學;接受申報和備案由企業或個人自主開發的碳普惠方法學,并組織
專家委員會進行論證與評估;監督與管理碳普惠減排量項目;負責承擔碳普惠系統平臺的建設、管理與運營等工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