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森林蓄積量達3782.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0.3%,全年固碳量超過200萬噸。成都統籌生產、生態、生活空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綠色化、低碳化,努力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12月29日,在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二次全體
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
會議上,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易波表示,成都市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通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化、低碳化。
“以成都淮州新城為例,目前已聚集了通威太陽能、通合
新能源等多家企業,為這里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易波介紹,在雙流、新津、天府新區等成都多個縣(市、區)的相關產業園區和科研基地,光伏、鋰電、氫能等高端能源裝備相關的研發和生產企業正加緊布局,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成都市依托淮州新城等6個主要承載地和龍泉汽車城等5個協同發展地,聚焦動力電池及儲能、光伏、氫能、節能環保及資源循環利用、
綠色建筑、綠色低碳服務六大領域,大力實施綠色低碳產業建圈強鏈行動。
數據顯示,成都已形成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和8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4家、綠色工業園區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設計綠色產品4項。今年前11個月,成都綠色低碳產業產值達2010億元,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