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應對氣候變化路在何方?

      文章來源:新民晚報碳交易網2022-12-25 09:15

        海平面急速上升幾乎漫過自由女神像,滔天巨浪呼嘯著涌入紐約街道,行人與車輛霎時間被裹挾吞沒。
       
        2004年美國災難大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的場景至今看來仍令人倒吸一口涼氣。近年來,氣候變化引發的高溫、干旱、暴雨、洪澇、颶風等自然災害無時無刻不在向人類發出警告——噩夢般的電影特效或許將在“明天之后”成為殘酷現實。
       
        氣候災難:人類“下一個危機”?
       
        2022年,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愈發頻繁與猛烈。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等歐洲多國遭遇歷史性高溫與熱浪,2萬多人因此喪生;巴基斯坦遭受多輪暴雨與洪澇災害,超過30萬人流離失所;肯尼亞、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旱災,預計約1500萬人受到嚴重影響......
       
        必須承認,地球正在由于燃燒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變暖。相比于前工業化時期,全球平均溫度已升高約1.1攝氏度。世界氣象組織今年5月通報稱,未來五年全球年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的可能性為50%,這表明《巴黎協定》“爭取1.5攝氏度”的全球溫控目標可能在2026年前后就會被打破。
       
        全球持續變暖,不僅意味著旱災與洪災增多、山火更加肆虐、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加速等生態環境問題,更帶來了糧食危機、“氣候難民”激增、人類健康狀況惡化等經濟與社會問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警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后,“氣候災難將成為人類面臨的下一個危機”。
       
        艱難之路:氣候治理任重道遠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長期愿景與短期目標、全球氣候治理機制與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氣候行動緊迫性與經濟技術現實之間三重主要矛盾。多重挑戰疊加之下,應對氣候變化注定是漫長且坎坷的艱難之路。
       
        其一,達成減排目標難。盡管越來越多的國家設立了碳中和目標,但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時難免受到短期內經濟、政治和社會因素的影響。2022年烏克蘭危機以來,石油、天然氣等大宗能源商品價格暴漲,歐洲地區能源供應十分緊張,許多國家不得不轉向煤炭以彌補能源缺口,這無疑延緩了各國“減煤”行動的步伐。
       
        其二,落實國際合作難。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各國對減排責任與資金支出等方面的分歧不斷增大,氣候變化問題逐漸復雜化、政治化,國際合作進程屢屢受挫。比如,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等問題上態度消極,之前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仍未兌現,對發展中國家開展氣候行動造成了阻礙。
       
        其三,加速能源轉型難。從歷史來看,人類從依賴一種能源轉向依賴另一種能源的過程往往需要持續幾十年:1840年至1900年,煤在世界能源供應中的占比從5%上升到近50%;1930年至1990年,天然氣占比從不足5%上升到20%??稍偕茉创婷禾客瑯訉⑹且粋€漫長的過程。此外,目前減排、零碳、負碳技術還沒有達到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程度。
       
        “共同落實”:氣候行動刻不容緩
       
        西方有句諺語:“每朵烏云都鑲著銀邊。”所幸,人類已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與挑戰,若我們的行動足夠迅速,仍能夠抓住窗口期,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避免氣候災難的到來。
       
        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尤其是南北合作。如果富裕國家只想著降低自己的排放量,而不是致力于讓每個人都切實用上清潔技術,那么零排放的目標將永遠不會實現。如比爾·蓋茨所言,“除非印度的排放量停止增長,否則得克薩斯州的氣溫不會停止上升”。
       
        需要讓科學來指導前進的方向。政治凌駕于科學之上的后果,電影《后天》中片尾總統的懺悔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應認真對待來自大自然與科學家的預警,充分利用工程學、物理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等科學應對氣候變化。
       
        需要規劃通往低碳未來的“公正轉型”。應意識到能源轉型對一些依賴當前能源體系的人來說影響巨大,許多人的生計直接或間接依賴相關產業,因此需要為轉型過程中最脆弱群體和地區提供支撐。
       
        需要政策、技術和市場“三管齊下”。激勵創新,加大關鍵領域的研發投資力度,同時利用專門制定的政策,深入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并尋找為技術公司提供支持的投資者和金融市場。
       
        “共同落實”是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的口號。萬句承諾不如實際行動,正如英國知名紀錄片制片人戴維·阿滕伯勒今年在接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終身成就獎時所言:“我們深知眼前的問題都有哪些,我們也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所缺乏的只是統一的行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