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深交所積極發揮資本市場
平臺功能,堅持服務科技創新,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
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支持企業做優做強,已逐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持續打造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生態圈。
截至目前,深市上市公司數量達2706家,總市值近32萬億元。其中,先進制造領域企業851家,數字經濟領域企業685家,綠色低碳領域企業172家,三大重點領域企業數量合計1708家,占比達63%。其中,創業板“優創新、高成長”特色更鮮明,三大重點領域的集群化發展優勢尤為明顯,龍頭企業集聚效應凸顯。
業內
專家表示,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代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點發力方向,尤其是創業板積極支持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優做強,相關企業積極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全局,有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年間總數量躍至851家
先進制造引領產業發展方向
先進制造是制造業的發展方向,能夠引領制造業走出一條發展新路,也是實現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領域。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851家先進制造領域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較十年前(2012年12月31日,下同)增長76.92%,總市值14.97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571.10%。其中,主板共有383家公司,較十年前增長23.55%,總市值8.54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375.58%;創業板共有468家公司,較十年前增長173.68%,總市值6.42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1380.2%。
深市先進制造領域覆蓋高端裝備制造、生物制藥、新材料等各細分領域企業。2012年至2021年,深市先進制造領域企業總體營業收入近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6.25%,總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20.13%,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5.67萬億元,凈利潤4380.62億元。
“美的集團過去十年依托深市實現了有質量的增長,2021年較2011年營業收入增加1.5倍,歸母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都大幅增加了7倍,實現了營收持續增長,盈利增長快于營收增長,現金流增長好于盈利增長,利潤率保持整體穩步提升態勢,企業產品結構日益優化。”美的集團董秘江鵬表示。
再從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情況來看,深市頭部企業呈現出穩中向好趨勢。相關公告顯示,邁瑞醫療預計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79億元,歸母凈利潤約28億元,二者同比增速均約20%;匯川技術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7.41億元—32.39億元,同比增長10%—30%;恩捷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2.1億元—32.5億元,同比增長82.84%—85.12%。
制造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先進制造領域企業緊抓機遇,乘勢而上,發展前景廣闊。匯川技術董秘宋君恩表示,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由“大”向“強”的轉型過程中,制造業客戶更傾向于選擇“國產化、定制化、多產品組合解決方案”的工業自動化供應商。公司作為中國工控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多層次產品綜合解決方案、定制化解決方案、性價比高、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等優勢,公司變頻器、伺服系統、PLC業自動化產品未來有望保持較好的增長,市場占有率有望持續提升。
“過去十年,邁瑞醫療從一家初創企業成長成為員工過萬人、產品覆蓋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化醫療器械制造商,也是和國家發展、時代進步同頻共振。”邁瑞醫療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十年,中國乃至海外發展中市場國家,將是醫療器械快速發展的風口。在未來全球醫療
新基建的浪潮中,公司將以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市場為主要增長動力,同時通過在發達國家持續耕耘構建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加速全球化滲透。
十年間總體業績穩中向好
數字經濟借助資本平臺做強做大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引擎。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685家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較十年前增長106.95%,總市值7.2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528.76%。其中,主板和創業板分別有279家和406家公司,較十年前分別增長38.12%、214.73%;主板(4.31萬億元)和創業板(2.89萬億元)總市值較十年前分別增長399.05%和927.04%。
深市數字經濟領域覆蓋信息網絡、高性能集成電路、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等各細分領域企業。2012年至2021年,深市數字經濟領域企業總體營業收入近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9.19%,總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8.8%,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3.32萬億元,凈利潤1806.25億元。
過去十年里,數字經濟領域的蓬勃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新發展機遇。“在過去十年間,公司所處的企業通信行業處于蓬勃發展狀態。”億聯網絡董事會秘書余菲菲表示,近十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固定網絡逐步實現了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數級增長,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通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技術進步,使得企業通信設備的綜合產品力不斷提升,企業內部溝通與協作流程持續得到優化,企業通信行業潛在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
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資源配置功能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公司2017年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截至目前,公司募集資金已全部使用完畢,四個募投項目均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余菲菲表示,項目的完成進一步鞏固了公司的產品及服務優勢,保障了公司的后續經營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力,有助于公司實現長期的業務發展目標,為公司在全球市場進一步確立更加穩定的競爭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紫光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紫光股份作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采用非公開發行融資的方式完成了對國內云網設備龍頭企業新華三的收購,為公司打造全棧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也為公司快速發展云計算和智慧行業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產業根基。
十年間總市值增幅近8倍
綠色低碳龍頭集聚效應凸顯
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深市充分發揮市場樞紐功能,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產業新高地,助力構建更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
新能源體系。
截至10月20日,共有172家綠色低碳領域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較十年前增長23.74%,總市值5.98萬億元,較十年前增長789.41%。綠色低碳領域覆蓋綜合環境治理、固廢治理、光伏發電、電能綜合服務、電網自動化設備等各細分領域企業。2012年至2021年,深市綠色低碳領域企業總體營業收入近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7.57%,總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7.60%,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1.93萬億元,凈利潤1177.88億元。
綠色低碳領域中,新能源行業表現尤為亮眼,龍頭集聚效應凸顯,業績高速增長。相關公告顯示,寧德時代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03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凈利潤近176億元,同比增長127%;天齊鋰業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52億元至169億元,同比增長2768.96%至3089.83%;贛鋒鋰業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43億元至153億元,同比增長478.29%至518.73%。
過去十年里,隨著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深市頭部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高技術投入,促進產業鏈自主可控和綠色發展。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市場、技術、產業等方面不斷突破。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3萬輛,2021年已經達到352萬輛,年均增長超過86%。技術方面,我國在三電技術上保持領先,尤其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在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續航里程等均有明顯優勢,近期推出的麒麟電池,擁有世界最高集成度。
“公司受到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在過去十年間快速成長。”贛鋒鋰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鋰電產業高速發展,公司從全球獲取優質資源、擴大產品產能,穩定下游電池廠、車企的原材料供應;大力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商業化,推動能源技術迭代;不斷擴大電池回收能力,以應對未來的電池退役潮。通過上下游多板塊協同的方式,為清潔綠色的新能源行業保駕護航。
(編輯 白寶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