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銀行網站發布消息,9月24日,世界銀行與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共同舉辦“湄公河三角洲綜合氣候韌性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發布《引領越南
綠色農業轉型:轉向低碳水稻》報告,建議越南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效率和產量、增強韌性、促進生產多樣化等方式,推動水稻生產向低碳轉型,助力實現到2030年將甲烷排放減少30%的目標,同時提高戰略出口競爭力。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部長黎明歡和世行越南局局長卡洛琳·特克共同出席研討會。
世行報道稱,農業部門是越南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而水稻作為越南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國內農業用地的一半以上,溫室氣體排放占農業部門總量的48%,甲烷排放占75%以上。保守估計,通過改善水資源管理,優化種子、化肥和農藥等投入的使用,可將產量提高5%—10%,將成本降低20%—30%,從而將凈利潤提高25%,同時,上述改進還將減少近30%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世行資助的越南可持續農業轉型項目下,上述方法已在18.4萬公頃的水稻種植中得以成功試行。
世行指出,國際經驗證明,政府可以通過公共投資的戰略性配置,并營造私營部門參與現代綠色農業部門的有利環境,更好推動綠色轉型。越南要推動低碳水稻轉型,政府需要加大投資并做出重大政策改革,以改進激勵機制,協調利益攸關方行為。報告并提出五方面中短期政策建議,包括確保政策一致性并與財政預算相適配,調整政策工具和公共支出目標,加大公共投資,加強制度建設,保證私營部門和其他利益攸關方參與度。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