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經濟發展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身處一線的企業感受最為深切。透過表象,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企業家怎樣作為?發展機遇在哪里?
從傳統電氣制造起家,歷經全球能源電力行業的大浪淘沙,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堅信:“機遇與挑戰并存,對于有創造力、創新力的企業而言,機遇大于挑戰。”
記者:當前經濟恢復速度和力度仍有待提升,您怎么看?
南存輝:當下,雖然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國正加速邁向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將引領帶動經濟社會全面轉型。
轉型必然會經歷陣痛,對大多數從事傳統產業的企業而言,市場銷售滯漲嚴重,經營普遍承壓,特別是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抓住了數字化改革、綠色低碳新機遇的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市場空間廣闊。
我國擁有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充裕的人力資本、龐大的內需市場、進一步改革的制度紅利以及領先全球的光伏
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新一輪經濟發展周期中展現澎湃動力。
面對新舊動能轉換,我們迫切需要恢復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通過營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敢干、敢闖、敢投的企業多起來,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穩定預期。
記者:力爭實現最好結果,企業家如何作為?
南存輝:面對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既要危中抓機,更要量入為出,牢牢抓住“六條線”:即投入產出效益主線;現金流和負債率兩道安全底線;依法合規、安全生產、產品與服務質量三條生命線。
在堅守“六條線”的基礎上,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用加法做強產業、用減法做大企業。所謂加法,就是將各種資源優勢整合在一起,把主業做大做強。減法就是把不相關、不熟悉、不賺錢的項目砍掉,讓企業業務更加聚焦。
對于企業家而言,關鍵是認清自己的定位。是側重做投資還是實業?側重做服務業還是制造業?比如做制造業就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心無旁騖才能篤定前行。
正泰一直遵循“聽中央的,看歐美的,干自己的”。以國家戰略為指引,深刻理解時代發展與國際國內形勢;學習、借鑒、整合先進的技術、經驗、理念,取長補短;在企業決策中,敬畏規則、知止而行。
在38年的創業創新中,我們堅持長期、專業、共創、共享四個主義,努力實現從規模增長到質量增長再到生態增長。在內部,提供舞臺、鼓勵創新、包容失敗,以奮斗者為本,打造價值共享文化,進行多輪股權激勵,實施“雙培計劃”,把能人培養成股東,把股東培養成能人,最大程度激發人才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外部,積極發揮“鏈主”企業作用,打造“命運共同體”,形成有黏性的共贏生態圈。通過強化“科創園區與投資賦能”雙輪驅動的科創孵化機制,助力創業創新。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弘揚企業家精神,有助于激發企業能動性和市場活力,促進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無論面對什么樣的經營環境,企業家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立足自身實際,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逆勢而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