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作為全球科技制造企業的代表,又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算力,在科學減碳的實踐過程中遇到過哪些挑戰?
聯想集團數據智能工業節能解決方案總監陳鑫
陳鑫:在碳排查和碳核算的階段,聯想的減碳路徑有三個計劃點,摸清碳家底,做好碳排查和
碳排放的工作;制定科學的減碳措施;落實科學的減碳措施。
這一過程中,聯想遇到了三大挑戰。
首先,工業企業很少能做到實時的碳監測和
碳核查,我們采用了基于排放因子這種方法來進行相關測算。不過,目前國家行業和企業的標準不是特別統一和完善,在實際過程中也會遭遇到困難。
其次,對于供應鏈減碳來說,聯想這樣的電子制造行業,上游可能有上千家二級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也有自己的客戶,針對如此復雜耦合的供應鏈系統,想要制定一個相對完善的碳排查、減碳方案是很有挑戰性的。
最后,對于廣大的中小供應商企業來說,假如碳中和項目無法提供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不能在節能降本增效的某個環節,給他們提供助力或提升,其參與的積極性不會太高,碳中和項目落地難度也會加大。
主持人:從政策方面,如何幫助企業理清制造業碳中和發展的實現路徑,企業在實現碳基線盤查,減排目標設計中有哪些共性的難題?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
單志廣:中國的現實國情是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是同步發展的,四化同步的背后意味著我們每一步都沒有到位。在碳中和背景下,需要我們更好地實現綠色化和數字化在發展中的協調。
我這里有一個數據,ICT的碳排放總量不高但增速非常快,相關機構數據表明其速度超過60%,這么高的增速是其他任何行業都沒有的。一方面要發揮它對其他產業的賦能作用,同時減少其自身的增長。
政策端,我們參與了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的規劃,包括“十四五”的
新基建規劃方案中,都提到了要構建綠色數據中心,要進行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包括通過綠色消費來引導綠色生產。
當我們說綠色生產加綠色消費,可很多時候制造業是C2M的,都是用戶的需求來決策生產。就比如說中秋月餅禮盒都是過度包裝帶來的非綠色消費,導致了碳的增加。所以,還是要在消費習慣上和生產模式上、技術使用上進行改變。
我認為國家要形成更加全面的政策體系,不僅僅是簡單就為了減碳,只追求這一個方面。因為生產、消費是一個大的閉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政策加技術的整體效應,真正助力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否則的話這樣一個大的任務還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