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發揮關鍵作用
“要實現‘雙碳’戰略還需要工業生產和交通領域共同發力,前者需要新能源發電和電池儲能相結合;后者則需要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技術的應用推廣,二者都離不開鋰電池。” 蘇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泓材強調。
不過,傳統鋰電池仍存在痛點。何泓材認為,首先是安全問題,電解液易燃易爆;其次,能量密度接近極限,難以大幅提升;目前電池占整車的成本比較高,缺乏降本手段,這使得新技術的產業化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中汽研首席科學家王芳看來,對動力電池進行考量,需要對全生命周期內的價值進行系統管理和挖掘,包括從設計整車電池的前端、使用環節,以及再生可梯次環節。“我們需要不斷提升產品管理和利用能力,加快電子資產的流轉能力,不斷衍生出動力電池產業的新業態和產業模式。”
王芳指出,首先是礦產資源的把控和前端的布局;其次,電池的回收利用;再次,不斷技術革新,提升性能和安全性,打造核心競爭力;回收再利用,實現真正意義上全生命周期閉環的材料使用。
具體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使用周期的迭代,電池的資源回收量會不斷提升。在2025年之前,電池回收還處于平緩增速的態勢;但從2025-2030年,將進入快速增長的狀態,對于鋰、鈷、鎳、錳的回收量也有明顯提升。
王芳表示,隨著回收技術的不斷革新,并對電池再生材料的品質和性能進行評估,我們期待其能夠達到動力電池的要求,并在裝機量方面的占比不斷提升,這將很大程度上降低對國外金屬材料的依賴度。
“在動力電池發展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盡全力做到極致,行業共同提升動力電池真正意義上的低碳化,實現能源環境資源充分利用。”王芳說。(記者 姜智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