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跨界融合”助力未來綠色出行
既要實現2035戰略發展目標,同時要完成減碳重任,未來出行如何謀劃?業內人士表示,需要通過技術創新、跨界融合,推動綠色出行。
“
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是能源變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的完美交匯點”,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在“雙碳”背景下的未來出行變革論壇上表示:“其實,汽車產業是能源代替和碳排放降低方面的先行者。之所以強調能源和技術,是基于中國2030年實現碳達峰的承諾,前者是老話題,后者代表未來。”
閆建來說,在“雙碳”背景下,我國通過新能源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兩個主線,可以實現換道超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具有極大先發優勢。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以“車路云網圖”五位一體協同發展的中國方案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目前中國汽車正處‘從跟隨性向引領性’發展階段,正在邁向制造業強國目標”。
《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
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將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則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將各占當年新車銷量的50%。新能源車之外的新車平均油耗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個時間點分別達到百公里5.6升、4.8升和4.0升。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在論壇上分析指出,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銷量可超過1000萬輛,達到汽車年產銷量的45%到50%。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