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TF規模迅速擴張
雖然ETF在中國的起步較晚,直到2004年才推出第一只ETF產品,但發展速度卻是如火如荼,且已經初具規模。
截至2021年底,境內市場共有629只ETF產品上市交易,資產規模達14046.32億元。其中,非貨幣ETF為602只,資產規模為11100.85億元,占境內ETF產品總規模的79.03%。分產品類別來看,權益類ETF占主導地位,產品數量為520只,資產規模達9472.39億元,占境內ETF總規模的67.44%。
早在2020年,司馬非就樂觀預測,至2025年中國的ETF規模可能將高達5000億美元之巨。對未來中國ETF的發展之所以如此樂觀,司馬非認為是由內外部多種因素共同促進的結果。首先,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已經大到不容小覷,全球投資者正在不斷涌入中國市場。而隨著MSCI和彭博巴克萊將中國市場被納入全球性指數,未來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繼滬深港通這一成功試驗后,近期,ETF的互聯互通也終于在市場熱盼幾年后登場。國際投資者通過北向滬深股通,目前可投資于87只A股ETF。ETF作為更靈活便利的工具,有望提升投資決策效率和豐富中國市場交易策略。
司馬非認為,短期內吸引的國際資金流入盡管有限,但一切都將循序漸進。早前,全球投資者習慣于通過美國、歐洲上市的中國主題ETF來獲得中國敞口。而如果要布局中國內地的ETF,也需要事先擁有QFII額度,過程相對繁復。不過,ETF互聯互通機制的落實不但能連接內地與香港市場,還標志著中國ETF市場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的第一步。
多數機構投資者認為,涉及內地股票市場一些獨特的主題和行業ETF或受到國際投資者關注。
胡迪認為,ETF納入互聯互通直接擴大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間接增強中國資產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從標的來看,首批“嘗鮮”的共有87只ETF,其中有53只滬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主題上涵蓋了醫藥、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關注度高的熱門板塊。而目前香港市場上A股相關的ETF產品大多為滬深300指數等寬基類的ETF產品,行業主題型產品數量較少。這些覆蓋核心資產或新經濟行業主題的ETF很好地契合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方向,具有鮮明特色,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會是海外投資人比較感興趣的方向。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