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8 月 23 日文章,原題:中國氣候變化導致亞洲珍稀食用菌大幅漲價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珍稀食用菌松茸供應商之一。但今年持久的干旱和熱浪席卷中國南方,致松茸產量大幅減少,
價格飆升。
松茸因其稀少的產量和獨特的香味在亞洲國家備受青睞,一般在燒烤時或在米飯和湯中添加。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松茸消費國,本土所產松茸幾乎全部用于國內消費,除此之外還要從中國大量進口。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也日益喜愛松茸的味道。
菌菇貿易商原以為 8 月末大量普通菌菇上市時,松茸價格會有所下降,但情況并非如此。在松茸產量占中國松茸總產量 1/3、占出口量 70% 的云南省,當地官員告訴中國媒體,該省一些采摘基地收成減少了 90%。
中國的批發價上漲,加之疫情下物流受限以及臺海局勢日益緊張,導致餐桌上的松茸價格越發昂貴。在云南省省會昆明市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松茸售價約為 70 美元一磅——盡管價格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但仍比大多數日本產的松茸便宜很多。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菌菇批發商趙久恩(音)說," 去年產量已經很低了,但今年更低。"
科學家認為松茸產量稀少是氣候變化所致,近 60 年來最嚴重的高溫炙烤著中國大片土地。松茸生長于高海拔地區松樹附近,易受長期天氣情況影響。與其他菌菇相比,松茸更加脆弱,對環境變化尤其敏感。2020 年,松茸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次年,松茸被列為(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根據 2008 年的一項研究,自 1941 年起日本松茸年產量驟減 95%,研究人員試圖研發人工培育技術,但成效甚微。中國菌農竭力幫助松茸生長以增加收益,他們在松茸附近灑水,用落葉做堆肥,但這些努力在中國所遭遇的重大干旱面前也是徒勞。菌菇商戶趙先生表示," 松茸對我的生意和當地經濟至關重要,希望明年情況能好一些。"(作者利里克 · 李,高宇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