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大廠也宣稱在做碳核算,初創公司的市場機會是什么?
于曉軼:碳核算是企業服務的邏輯。大廠是做標準化產品,滿足大部分客戶的需求。但是碳管理涉及到碳交易,跟企業盈利息息相關。同時碳排放數據涉及到企業最為核心的生產數據,數據安全也是企業的重要考慮因素。類比當年公有云、私有云的發展邏輯,會有一些企業不愿意把自己的碳排放數據全部給大廠,需要有第三方平臺。
第三方碳管理企業也能更好地針對客戶需求,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比如幫助客戶更好地參與碳市場,把他們的碳資產盤活等。
過去十幾年,碳圈是一個比較小的圈子,人員儲備比較少,行業認知門檻高。過去一年我們拜訪了很多行業專家和碳圈老人,發現這些堅持了10年以上的人有很大先發優勢。當然,先發優勢肯定有時限,市場那么大,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按照早期投資的視角,有先發優勢的同時,初創企業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先發優勢保持下去——能否招到優秀的人才,以及不斷有好的產品推進等等。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