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行業低碳轉型趨勢
如今,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構建以
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電力行業實現“碳中和”轉型的方向。《白皮書》顯示,中國電力轉型正處于從“簡單的可再生能源替代”邁向“更復雜的綜合能源系統”的關鍵拐點,可以概括為三“替代”兩“市場”的趨勢,三“替代”即分布式發電逐步取代集中式發電、
新能源發電逐漸取代傳統能源發電,以及終端能源電能替代傳統用能的趨勢。
在此基礎上,中國的電力市場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和落地,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同時,中國的
碳交易市場也在快速崛起,未來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
碳交易市場。
其中,以“分布式發電逐步取代集中式發電”為例,鄭子霆告訴記者,“相比于傳統供能方式,分布式供能系統中包含更多的
清潔能源與智能化的集中電廠,電力流向由單向變為雙向,需求側的角色也被強化,電能用戶不再僅僅作為能源的使用方,而是可以成為一個個小型的發電主體向電網輸送額外的電力。此外,分布式能源供應網絡中,也包含了更多的硬件和軟件元素。硬件方面包括智能配電網和儲能設備等;在軟件方面,數據服務、能源管理系統和各類信息化解決方案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根據《白皮書》,在中國歷年光伏新增裝機中,分布式光伏的占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21年上半年,光伏裝機共計14.1GW,同比增長22.6%。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97.5%,而集中式新增裝機同比下降了24.2%,分布式光伏首超集中式,占比高達58.8%,成為新增裝機的主要來源。
談到碳交易市場,鄭子霆表示,“當前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日趨增大,中國新興的
碳市場也在快速崛起。”據悉,中國
碳市場的發展由地方性
試點交易開始,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截至2022年6月,
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達1.94億噸,累計成交額已達84.64億元。
在碳市場發展初期,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是交易的唯一主體。2020年,全國碳市場納入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共計2225家。隨著碳市場的發展,更多高耗能的行業有望陸續被納入到全國碳市場中。“未來,隨著碳排監測企業的覆蓋面越來越廣,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鄭子霆說。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