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可開發的降碳指標這么多,我們該從何入手呢?
不同的碳指標對應著不同的標準,比如,同樣是一個畜牧業的糞便處理的項目,我們可以開發成
CCER,VCS和GS三種指標,三個標準的適用性不一樣,有的標準嚴格一些,有的標準就會寬松一些。
要根據我們項目的具體情況,想成功率高一些,標準要求就稍微寬松一些,有的項目,本身的精細化管理就很高,可以直接申請要求最嚴格的碳指標,區別是市場價值不同,含金量不一樣。
同樣都是一個畜牧業的糞便處理產生的降碳指標,如果是GS指標,會比VCS高出1-2美金,每噸指標可以多6-7元的收益。
此外,還要根據行業的狀況,有的行業是有限制的。2013年以前,全球機制都是開放的,任何機制都可以申請,但從2013年開始,國際機制逐步開始對中國的風、光、水、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項目關窗戶,具體原因我不再贅述。
當然,企業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投資回報,我們做這個事情的好處是什么呢?
可以明確的是,減排項目不給企業增加任何額外的負擔,是依附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一種補貼。
拿一個裝機容量在12兆瓦的水電站為例,每年產生的6-8萬噸碳指標可以額外為企業帶來300-400萬元人民幣的收益,而且這個收益可以持續21年。只要項目正常經營,并按時、按期、按要求去申報,企業每年都可以拿到收益。再例如,農村的戶用太陽能灶項目,周期是10年,每年也可以額外的為太陽灶生產企業帶來降碳收益,而且可以延續10年之久。
總之,我建議企業可以通過更深入的學習來盤點自己的碳資產,以及可能開發出來的額外收益,還是那句話:大家不要浪費掉這個機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