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世界經濟
論壇與奧緯咨詢聯合發布《應對中國氣候挑戰:為轉型提供融資,實現凈零未來》報告。報告作者之一、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錢行表示:“雙碳承諾開啟了中國的
綠色革命新浪潮,而這一重大經濟轉型有賴于大量的資金投入。”
報告指出,為實現
碳中和目標,從2020年到2060年,預計中國在電力、鋼鐵、交通、建筑和房地產行業所需的綠色融資總額約為140萬億元,即年均資金需求超過3.5萬億元。大力開展金融創新,支持重大的科技進步,是中國實現凈零排放的關鍵。
“中國實現綠色轉型的挑戰之一是存在資金缺口,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資金錯配,包括融資工具類型、交易結構和融資期限之間的錯配。”報告稱,數據顆粒度和質量不高,缺乏清晰的政策支持和供應鏈協作,也是凈零轉型需要克服的關鍵挑戰。
報告重點分析了交通運輸、建筑和房地產及鋼鐵三大高
碳排放產業實現凈零轉型所需的技術突破及融資需求。
舉例而言,從2020年到2060年,鋼鐵行業在煉鋼工藝優化領域面臨的資金缺口約為3-4萬億元,占整個鋼鐵行業綠色融資缺口的一半。如能廣泛應用緊湊型鋼鐵設備,利用廢鋼作為原材料,使用工藝流程更短、排放更低的電爐,到2060年則能幫助鋼鐵行業的碳排放量減少約8-10%。考慮到鋼鐵行業占據中國1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據國際能源署數據),這一技術應用將對凈零目標產生十分可觀的貢獻。
世界經濟論壇“中國和世界金融服務的未來”倡議負責人姚凱力(Kai Keller)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期待中國發揮規模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推動下一輪綠色革命,并在全球經濟和供應鏈中建立領導地位。為此,中國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開展綠色金融創新,深化跨行業協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