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
關于碳中和、碳達峰的含義: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負相抵。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
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簡單來說,就是產生多少二氧化碳,就用植樹造林、
節能減排等合理方式處理多少二氧化碳。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后(碳達峰),才能逐步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
2021年2月0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全過程推行
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攻堅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關鍵階段。2030年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通過媒體的不斷宣傳如今深入人心,如今幾乎家喻戶曉。
實現“雙碳”目標,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亦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企業,要切實做好’雙碳’工作,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為構建生態文明的建筑結構安全命運共同體提供新材料服役能力保障 。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