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9日在2022財新夏季峰會上表示,中國能源和經濟的
綠色轉型應該也必須走一條“增量優先,以新帶舊,激勵創新,市場驅動”的轉型之路,這也是他提出的“進取型的減碳戰略”的主要含義。
劉世錦指出,作為存量的傳統高碳能源盡管有一定的減碳空間,但是它的潛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后空間越小,難度相應加大,成本是加快上升;另一方面,作為增量的低碳或者零碳
新能源,隨著產量擴大、技術改進、成本下降加快,部分產品的綠色溢價由正轉負,
新能源替代老能源的減碳成本優勢變得越來越明顯,進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轉換的進度。
他認為,實施進取型的減碳戰略,需要建立增長型
碳匯市場。
劉世錦認為,“目前一些
碳排放權市場主要是依據存量部分來減排,增長型碳匯市場則應該進行增量部分的技術創新。這個市場應該有相當強的包容性,既包括綠色能源產品,也包括其它行業和領域能夠產生增長型碳匯的產品,比如像鋼鐵行業、建材行業、化工行業等等。”
劉世錦指出,可以通過發行國債或央行提供專項資金,也可以利用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工具,對進入增長型碳匯市場的產品進行初次購買,然后轉入市場流通,政府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投入市場的資金規模,相應調節激勵創新的力度。
他也指出,發展增長型碳匯應該符合國內外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則,可以利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和方法來規范流程、降低成本。
劉世錦認為,實施進取型的減碳戰略還需要形成區域自主減排責任體系,還要加快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