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
1. 中證上海
環交所碳中和指數是緊密追蹤
碳中和進程的指數。中證上海
環交所碳中和指數(SEEE 碳中和指數,代碼:931755.CSI)選取A 股
清潔能源發電、
新能源車等碳中和轉型相關的100 只個股,主要集中在電力設備、公用事業行業,大盤風格較為突出。
2. 橫向看,SEEE 碳中和指數受益于碳中和策略,相對寬基及同類指數擁有更高的成長性和估值性價比。2020 年碳中和戰略提出以來,電力設備等板塊盈利能力大幅上修,SEEE碳中和業績增速顯著高于寬基指數。與同類碳中和指數相比,SEEE 碳中和PEG 水平更低,估值性價比突出。
3. 在CO2 排放量居高不下、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趨嚴重的背景下,全球積極達成了“碳中和”共識?,F我國
碳排放仍居世界首位,碳中和或將成為我國產業政策的長期主線。從
碳排放結構來看,我國碳排放量占比居前的為電力/熱力(53.1%)、工業(28%)、交通運輸(9.2%)及建筑(3.4%)行業,因此四部門脫
碳減排對精準高效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能源部門脫碳——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提升
我國火電供能占比較高,能源部門碳排放比例超50%,脫碳進程亟待加速。實現能源部門低碳化發展,核心在于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發電,風光電等綠電料將獲得政策面長期傾斜,綠電規劃密集落地將為風電、光伏裝機放量提供保障。
2)工業部門脫碳——傳統工藝升級換代
工業部門的高碳排放主要源于生產環節對于化石能源的消費需求,頂層設計對遠期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做出約束,傳統高耗能工藝有望得到升級替代。
3)交運部門脫碳——新能源車加速滲透
新能源車促消費政策持續加碼,差異化車型覆蓋多級消費群體需求,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且將進一步延展動力電池的景氣周期。
4)建筑部門脫碳——裝配式建筑大范圍推廣
裝配式建筑屬于典型的低能耗、低排放建筑,與建筑部門低碳化發展路很高度匹配,在政策支持下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4. 廣發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碳中和ETF 環交所,代碼560553),以緊密追蹤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為目的,與碳中和主題緊密契合,為投資者提供一鍵布局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的投資工具,發行期為7 月4 日至7 月6 日,建議關注。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國內外疫情風險,業績不達預期風險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