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2年上海市節能宣傳周啟動,發布了《上海市工業和通信業節能降碳“百一”行動計劃(2022-2025)》(以下簡稱《計劃》),明確了工業和通信業領域節能降碳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產業智能化
綠色化,力爭平均每年節約1%的用能量。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上海將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等新發展理念,落實雙碳戰略,構建以零碳驅動為目標的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在加快布局綠色低碳新賽道領域,上海著力聚焦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
新能源,以高品質產業園區為主陣地,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
企業是減碳的主體,《計劃》提出,到2025年,上海工業和通信業企業可利用的建筑屋頂光伏安裝比例要達50%以上,年綜合能耗2000噸至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規上企業力爭實現節能診斷全覆蓋,年綜合能耗1萬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企業力爭實現能管中心建設全覆蓋。另外,到2025年,上海要創建零碳工廠30家、零碳園區5家、零碳數據中心5家,組建行業咨詢
專家團隊20個以上,遴選節能診斷和服務機構100家等。
推進重點用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節能降碳、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舉措?!队媱潯分赋?,要綜合運用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企業能源數字化轉型,賦能節能低碳改造。
此外對企業生產過程中能源消耗的監測和管理也離不開數字化支撐。
《計劃》要求,全面推進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實現能源消耗的實時采集、分析和控制,加強內部能源運行動態監控。到2025年,工業和通信業用能單位實現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應建盡建,年綜合能耗1萬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力爭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依托數字化轉型契機,充分發揮節能系統數據資源優勢,搭建“上海市產業綠色發展綜合服務
平臺”,探索開發產品綠色設計數字化公共服務
平臺。提供在線
能源審計、在線節能診斷、設備能效對標、綠色技術產品推廣、區域余熱資源查詢對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開發評估等公共服務,幫助企業高效開展管理對標及能效提升。
為保障企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工業企業綠色化改造提升等,以及中小型節能環保企業復工復產的資金需求,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等8家銀行簽署了《上海市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金融合作備忘錄》,總融資意向額度800億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