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全球最早實現碳達峰的西方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國家。仇保興建議四川參考英國一些城市的經驗,尤其要做好建筑的
節能減排。綠色建筑能夠在建筑全生命周期體現節能節水和節材,可以為四川的城市碳中和提供基礎性貢獻。
“綠色建筑有個別名叫‘氣候適應性建筑’,建筑的能源系統和維護結構能夠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自行調節,使建筑的用能模式發生適應性變化。例如夏天的時候可以把多余的熱量儲存在地底下,使土壤成為一個熱儲存器,到冬天的時候又把熱量釋放出來用于取暖。”仇保興說,相比極寒的北方城市,這套系統更適合四川大部分城市。
他建議城市通過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全面監測各類建筑用能情況,通過對每棟建筑的人均碳排放、每平方米碳排放進行監測計算,并進行實時顯示排名,實現“行為減碳”的目的。“根據美國的實踐證明,通過這種能源數據可視化形成的‘行為減碳’,可以有效節能15%。”
另外,仇保興建議四川城市建筑節能減排應該挖掘社區的潛力,依托建筑物構建“微能源”系統。具體而言,就是以社區為單元,把風能、太陽能光伏與建筑進行一體化設計,同時利用建筑物電梯的下降勢能和城市生物質發電,利用社區的分布式能源微電網以及電動車儲能組成微能源系統。
“借助微能源系統,可以有效調節電網波動。實現社區單元的整體節能。”根據仇保興的研究,對四川而言要建立起社區“微能源”系統的突破口之一,是實施“輸配電分離改革”。也就是10萬伏以上的電網由國家電網公司統一管理,10萬伏以下則可交給地方民營或者股份制公司負責營運。
針對碳匯和農村農業,仇保興強調兩點:一是相比于對陸地生物多樣性的貢獻,樹木的直接碳匯貢獻甚微,如果只是為了碳匯,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種樹的做法要警惕。同樣,城市內部綠化的碳匯作用也不大,但綠化合理布局會產生間接而巨大的綜合減碳作用。因為城市行道樹和公園綠地對削減熱島效應作用顯著,能夠促使減少空調使用,間接節能減碳。“基于這個原理,綠地系統首先需要網格化的布局。”仇保興補充說,“公園城市”的生態本底要求需要對綠色做最大效益的布局。
仇保興指出,錯誤的植樹造林反而會增加碳排放,所以城市樹木碳匯要注意“碳負面清單”。例如將深山老林的老樹、大樹移植到城市中來,其實老樹、大樹的新增碳匯效果是比較小的,挖、運、植過程中反而要排放大量碳。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