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27日,
碳中和行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第二期
碳中和專家能力培訓會于線上成功舉辦。
受疫情影響,原定于3月上旬舉辦的第二期線下培訓無法照常開展,考慮到短期內通過線下方式開展培訓的難度較大,在保障學員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為持續加強聯盟成員發聲與交流機會,聯盟秘書處及時調整服務形式,在聯盟顧問機構未來碳中和研究院協作下,通過線上
會議直播
平臺“小鵝通”為學員提供培訓服務。聯盟秘書處充分發揮“云培訓”的優勢,擴大了本次培訓的規模,也獲得了聯盟各成員單位的積極響應,共有超過300名學員參與了本次培訓。
聯盟副主席、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 劉杰
聯盟副主席、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
環交所”)總經理劉杰出席26日開班儀式并發表致辭。
劉杰表示,在習總書記和中共中央近期陸續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做出重要指示的背景下,上海環交所將以“一體三功能五大中心”作為發展戰略與目標,在積極推動全國
碳市場發展的同時,未來會在長三角一體化減排市場、長三角碳普惠機制建設、氣候投融資全國
試點等方面持續推進。聯盟也將在資源整合與推動行業交流方面發揮平臺優勢,助力企業實現碳中和價值,推動企業在“雙碳”領域的快速發展。
聯盟于去年12月舉辦的首期培訓受到成員單位的一致好評。本次線上培訓課程維持了首期培訓有深度、有質量的培訓內容,擴大了師資力量,邀請了多位碳市場領域的資深專家及聯盟內相關成員代表進行授課和主題分享,并根據聯盟成員需求調整相應課程安排,不僅保留了雙碳政策、碳市場發展、
碳資產開發以及
碳金融概述等常規課程,也增設許多與市場緊密關聯的課程,包括碳中和標準、
新能源開發、以及ESG投資等。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俊峰
在首日培訓課程中,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以“雙碳宏觀政策的分析與解讀”為主題,從全球氣候治理、國家雙碳政策、個人雙碳等角度對雙碳可實現路徑進行系統梳理。
BSI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總監 楊曉曼
BSI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總監楊曉曼以“碳中和標準及
碳盤查基礎”為授課主題,從國內外現行主要碳標準的介紹、
碳盤查到碳中和的實施路徑以及企業碳核算與減排的熱點識別等方面深度解析。
聯盟秘書長、上海環交所業務總監 彭峰
聯盟秘書長、上海環交所業務總監彭峰以“碳市場的現狀與發展”為題與學員分享了碳市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國際和國內碳市場的建設情況,幫助學員對于碳市場在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進行解析。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與環境專委會秘書長 王衛權
未來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吳飛倩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與環境專委會秘書長王衛權和未來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吳飛倩以“碳資產開發與管理”為主題分別向學員闡述了
碳資產管理方法與策略及新能源開發領域的相關政策及
案例。
國泰君安執行董事 仝巖
第二天的培訓,國泰君安執行董事仝巖以“碳市場與碳金融發展”為題從碳金融的發展歷程、交易流程以及碳金融產品的形式與結構等角度就碳金融如何助力“雙碳”發展進行了解析。
諾亞控股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 章嘉玉
ESG投資作為目前非?;馃岬母哳l詞匯,一直受到很多企業的關注,諾亞控股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章嘉玉以“雙碳背景下的ESG投資”為授課主題,向學員介紹了企業如何利用ESG進行投資以及ESG在投資與融資過程中起到的作用等。
在聯盟成員代表碳中和實踐分享環節,秘書處邀請到了三家在雙碳領域取得一定成果的成員單位通過自身的實踐案例和學員進行交流和分享。
英特飛北亞區產品經理 施瑾雯
英特飛北亞區產品經理施瑾雯以“英特飛二十余年的碳中和探索之路”為題和學員闡述了英特飛如何成為全球第一家可實現全產品碳中和的地板材料制造商的發展之道。
上海建科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 楊建榮
上海建科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楊建榮就“建設領域低碳發展與實踐”向學員分享了國內建設領域
碳排放特征以及上海實際的建筑
碳排放情況與解決方案等,并闡述了在組織碳排放核查過程當中的實踐案例。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萬向區塊鏈數字城市事業部總經理 廖婭伶
萬向區塊鏈數字城市事業部總經理廖婭伶就“基于區塊鏈的碳可信數字底座方案與實踐”向學員介紹了雙碳數字化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并結合自身的發展,向學員詳細闡述了萬向區塊鏈在雙碳領域的方案及實踐經驗。
此次培訓活動內容豐富,緊貼企業實際,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指導性,通過為期兩天的線上培訓,學員們及時學習了解國家“雙碳”目標及政策重點,并從不同維度學習了企業在實現自身“雙碳”目標的多種實施路徑,提升了學員在“雙碳”領域的專業知識,為成員單位培養更多專業性人才。
踐行“雙碳”戰略,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碳中和專家能力”系列培訓是聯盟為成員增強碳中和能力建設所搭建的培訓與交流平臺。下一步,聯盟將積極聽取成員單位的相關需求,繼續開展有針對性的系列培訓活動,為聯盟成員在專業知識提升、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提供支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