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城市推進碳普惠方法學實踐,量化公眾減碳行為
個體減碳量具有“量不大但面很廣”的特點,如何對公眾生活中低碳行為的碳減排量進行量化,是碳普惠平臺搭建過程中的首要難點,需要通過開發出科學規范、邏輯嚴密、便于獲得可靠準確監測數據的碳普惠方法學來解決。
碳普惠方法學明確了核算邊界、基準線情景、項目情景和減排量計算方法,碳普惠減排量通過將基準線情景碳排放量減去低碳項目情景碳排放量得到。
目前,深圳、
北京、青島等多個城市在公共出行領域推出了碳普惠方法學。碳普惠業內人士李陽對界面新聞表示,“這是由于在跟公眾相關的衣食住行方面,行的數據是目前最容易獲取的”。在公共出行領域中,基準線情景指的是各類高碳出行方式產生的碳排放。
根據《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2021)》,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的基準線情景包括各類小汽車(汽油私人小汽車、純電動私人小汽車、混動私人小汽車、純電動出租車)、純電動公共汽車和地鐵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低碳出
行情景僅包括純電動公共汽車和地鐵。與深圳市不同,《北京市低碳出行碳減排方法學(2020)》中公共出行的基準線情景僅針對小汽車(私人小汽車、單位小汽車、出租車、網約車等)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低碳出
行情景相對比較豐富,包括公交、軌道、自行車、步行、合乘等方式。青島市的公共出行基準線情景與北京市相同,僅針對各類小汽車,低碳出行情景為公交和地鐵。
李陽告訴界面新聞,“不同城市的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包含的高碳和低碳出行方式不同,這主要由于可獲得的相關出行數據不同”。相關出行數據的普遍來源為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運營公司或相關文獻數據。除此之外,深圳市的出行數據來源還包括互聯網數據平臺,小熊油耗數據平臺。
除了以上幾個城市公共出行領域的碳普惠方法學,廣東省發布了應用情景更豐富全面的碳普惠方法學。除了自行車騎行,廣東省還發布了廢衣再利用、節能熱水器、分布式光伏、林業
碳匯等領域的碳普惠方法學。在碳普惠實踐方面,廣東省是全國省市中較早也較全面的省份。成都市發布的“碳惠天府”機制碳減排項目方法學主要針對的是大型項目的碳減排,包含了能源替代類、資源節約類和生態保護類三個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碳普惠方法學在制定時,普遍僅考慮CO?的排放情況。居民公共出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CO?、CH?和N?O,但CH?和N?O含量較小,合計不足排放量的2%。
《廣東省廢棄衣物再利用碳普惠方法學(試行)》將基準線情景設定為“在沒有碳普惠項目活動的情況下,廢棄衣物將作為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或衛生填埋處理”。除了CO?,方法學在計算過程中將焚燒產生的CH?和N?O含量轉化為了CO?當量。《廣東省林業碳匯碳普惠方法學(2020年修訂版)》僅考慮了核算邊界內由森林火災引起生物質燃燒造成的非CO?溫室氣體排放(CH?和N?O)。
關于碳普惠方法學的開發機構,李陽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國內例如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等從事環境咨詢、認證的機構,以及各個碳排放權交易所均具備碳普惠方法學的開發能力。界面新聞了解到,廣東省的碳普惠方法學的開發主要依靠廣州賽寶認證中心完成,螞蟻森林的綠色能量由北京
綠色交易所和大自然保護協會等提供碳減排、碳匯量科學算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