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碳中和的錢怎么掙?

      文章來源:顧華陽碳交易網2022-05-20 09:16

      碳中和的錢怎么掙?
       
      很多人已經知道,碳是二氧化碳,但可能并不知道我們是如何獲得碳排放量的。事實上,它不是實地測量出來的,是根據生產原料、流程計算出來的。而至于碳中和的錢要怎么掙,可能大家也還在迷茫中。
       
      寫這篇文章,是想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市場的理解,也想拋磚引玉,聽到更多大家對碳中和市場機會點的思考。
       
      我2015年開始關注碳中和,這些年里,眼見做碳核查、碳中和咨詢的朋友越來越忙,但針對碳中和其它項目的投資卻并不怎么熱。
       
      一個已經投了碳核查公司的投資經理說,他們之所以投,是響應政策,豐富投資組合,并沒有很看好。每年都會有第三方公司接政府訂單,去目標企業核查碳排放量。這是個不錯的生意,但問題在于,全國的碳核查是在差不多時間同時開始的。于是,核查季人不夠用,吃不下訂單;非核查季沒業務做,養不起核查員。
       
      一個碳中和行業研究員的觀點更樸素,吃飯都困難,哪兒還有空談環保。他的看法有一定代表性。但是恰恰相反,我一直都不覺得碳中和是吃飽之后考慮的環保話題。它之所以擁有這么高的戰略地位,是因為它本質上是能源自主問題。
       
      美元—石油霸權
       
      最重要的能源—石油,中國2021年進口了5.13億噸,占全國需求量的72%,對外依存度極高。
       
      買石油,要用美元。用美元就會受制于美國。用美元的國家,都在為美國印美元買單,“美元加息 - 美元回流 - 被投資國資產價值下跌 - 美元重新回來抄底”就是典型的美元剪羊毛大法。
       
      上世紀70年代以前,美元霸權的保證是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美元霸權的保證是石油。有人說,基辛格最大的功績是讓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賣石油,只收美元。
       
      雖然2022年3月,沙特在考慮賣原油給中國時表示可以接受人民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成果。但它背后有兩個原因不可忽視:第一、中國每年買走了沙特25%的原油;第二、中國和沙特從2016年就開始了漫長的談判。
       
      人民幣買原油當然是解法,但美國不會答應,所以沙特何時、接受多少人民幣仍是個未知數。更直接的解法是,中國降低對石油的依存度,同時大力發展自己具有技術優勢的光伏、風能,既降低能源依賴,又推動產業迭代。
       
      燃燒,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來源。所以,碳中和最直接的導向是少用化石燃料。直接卡能源供給肯定不行,但通過限定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多了可以賣,缺了可以買,不僅能促使企業以最優成本尋求清潔能源,還可以培育一個繁榮的金融市場,帶動就業,產生財富。
       
      碳匯交易與開發
       
      二氧化碳經過吸收、認定后,可以被交易,這種可以交易的二氧化碳也被稱為碳匯。高能耗行業,比如電力、鋼鐵是最先受到碳排放限制的,也是最重要的碳匯購買者。一方面,工藝、原料改進需要時間;另一方面,碳價還比較低,直接購買指標成本可控,廣東碳交易比較活躍,價格比其它市場略高,但每噸碳也就在80元左右。
       
      什么人在賣?
       
      一類是囤貨的。2015年廣東的碳價格十幾元一噸,現在七八十一噸。買了就趴著不動的話,現在也是500%+的收益了。據業內消息,2021年誕生了首個通過買賣碳匯年入過億的個人。除了個人,也有企業成立碳資產管理公司專門從事投資。
       
      一類是專注碳匯開發的。開發碳匯和挖礦很像。舉個例子,樹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把一片荒地變成樹林,就會產生額外的二氧化碳吸附作用。如果再滿足產權清晰、面積足夠(一般來說1萬畝以上)的條件,那就可以根據國家認可的計算方法,獲得碳匯權證,進入碳市場交易。
       
      除此之外,比如把二氧化碳捕捉、封存,也能開發出碳匯。這一塊,硬科技創新是可以長期關注的。
       
      有個團隊做了一個項目。某欠發達國家的居民做飯需要砍樹生火,他們免費給居民升級了炊具、燃料。因為升級后可以不砍樹,而沒有被砍的樹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這個行為能開發出碳匯。碳匯賣給高耗能企業,所得利潤不僅覆蓋了炊具迭代的成本,項目本身也做到了盈利,真是一舉多得。
       
      這種項目本身很酷,但是對碳匯開發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了解現存方法學,并且有優異的落地執行能力。每次和碳匯開發專家聊天,都感覺見識到了認知之外的全新世界。
       
      提及碳匯,可能會有人說“這是十年前玩剩下的,沒機會了”。誠然,大型水電、風電、森林肯定沒機會了。但科技在進步,方法學在迭代,碳匯永遠都有機會。
       
      碳中和SaaS
       
      每個公司大概都有SaaS,用于打卡、聊天、在線文檔等。SaaS的優點是有乙方統一提供維護升級,標準化程度高,所以價格也比單機版、定制版軟件低。
       
      如果碳中和的根本目的是推動中國能源革命,那么碳匯價格還將有很大上漲空間。除了專注投資、開發碳匯外,碳中和SaaS也一定會慢慢成為剛需。
       
      SaaS在中國不好做,客單價低、定制化要求高等因素都導致SaaS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質疑,因而不那么受到資本青睞。但那是因為很多信息系統的外部性較弱,而碳中和這種必須全國大市場一盤棋的事情不一樣,它對標準性、即時性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特別適合做成SaaS。
       
      企業每年的碳排放量由第三方公司核查后上報,這種節點性依賴的流程比較容易滋生信任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容易腐敗。上一輪碳核查中,已經出現了核查公司收錢改數的違法行為。
       
      第二個問題是容易夸大碳排放。復查如果發現排放報小了,核查公司會面臨合規質疑。所以如果企業對自己的碳排放情況不夠了解,碳排放就很容易被夸大,從而導致減排成本上升。
       
      所以,更準確的碳排放監測與上報系統必然會是信創領域的一個機會點。
       
      除此之外,面向企業的碳排放管理SaaS也會是一個機會點。目前,碳排放管理系統是有的,但不是SaaS,究其本質,是個本地化大Excel。排放因子來源于成熟的方法學,關鍵數據靠企業手動輸入,軟件開發的工作量大多花在了數據可視化上。
       
      粗糙的本地化、大Excel式系統并不能真正優化、迭代企業的生產、分銷流程。
       
      所以,或是解決數據的自動采集問題;或是基于數字孿生,進行持續迭代,幫助企業找到最佳減排路徑;亦或是利用碳匯開發的專家系統,開發出產業中的碳匯,都將會成為碳中和SaaS領域中的重要機會點。
       
      個人碳減排
       
      中國有10億移動互聯網人口,任何一個領域都不想放棄如此巨大的to C場景,碳中和也不例外。
       
      但是個人碳減排項目難度也不小,中國并不是一個to C友好的碳中和市場。中國人既不需要砍樹燒飯,也沒有人均大馬力油車,所以個人的碳排放量在全世界處于低水平。
       
      哪怕一個人過上極簡生活,所減少的碳排放也就值100多人民幣一年。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個人碳減排項目較難給到參與者足夠的現金激勵。
       
      正因為這樣,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靠譜的個人碳減排項目。
       
      但最近很火的Web 3也許能給個人碳減排提供一些新解法。
       
      第一,全方位記錄個人碳減排數據。在Web 2時代,買咖啡選擇自帶杯、放棄油車改坐地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行為比較難被記錄。但基于新的技術和產品,這些不僅能被記錄,還能匯聚一群人的碳匯后統一兌換。
       
      第二,兌換什么呢?比如可以贈送NFT數字藏品。現金不高,預期來湊。畢竟,金錢不是唯一激勵手段。
       
      如果想的是低碳換現金,那路可能越走越窄。但如果低碳的獎賞是在Web 3的一幅藏品,元宇宙的一塊地呢?把娛樂性提上來,說不定碳中+Web 3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市場。
       
      結語
       
      整體上,我覺得碳中和并不是一個環保問題,也不是一個政策紅利問題。它是中國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必須做的一個事情。
       
      雖然上手門檻不低。但它的機會點也是清晰的。交易里面有碳金融,開發里面有硬科技,企業服務有一個堅實的SaaS市場,to C市場里面有元宇宙、Web 3。
       
      這么看來,碳中和里待挖掘的金礦還真不少。
       
      希望以上的一點思考能給朋友們一點啟發,也希望能引出更多怎么在碳中和領域掙錢的想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