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領 創新推出“濕地碳匯共富貸”
下渚湖街道有著“中國青蝦之鄉”的美譽,為響應“退漁還耕”號召,去年以來,街道動員青蝦養殖散戶退養,退養后的漁塘則統一打包流轉給種糧大戶復墾種糧。
為守好人民群眾的“糧袋子”,放棄附加值高的青蝦養殖,不得不面對的是經濟效益的下降。為了讓農戶無后顧之憂,下渚湖街道創新推出“濕地碳匯共富貸”,通過和銀行合作,根據當地農戶退漁還濕、還耕的實際情況以及農戶信用信息進行測算,給予農戶優惠信貸支持。
“像我們退漁還耕的農戶能獲得一定的碳匯指標,以指標直接可以向合作銀行申請濕地碳匯共富貸,不需要任何抵押,貸款利率也更加優惠。”沈東高興地說,他打算利用這筆貸款購置一些現代化農機和烘干設備,在提高自家糧田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服務周邊小農戶,做大做強區域糧食產量,拓展新的農業產業增長點。
“‘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通俗而言就是植物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下渚湖街道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韓震華介紹。因此,科學合理地進行退漁還耕是穩糧增產和挖掘農業碳匯潛力的有效舉措。
據悉,2021年,下渚湖街道退養了近1000畝青蝦養殖面積,今年計劃退養1000畝。通過2年的退養,街道種糧面積能達到3000畝以上。目前,“濕地碳匯共富貸”授信225萬元,支用110萬元。有了金融支持、產業引導、業務培訓的助力,既實現糧食增產和濕地碳匯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不斷提高老百姓的農業收入。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