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歲的大唐南京電廠環保管理人員、
碳排放管理員郝利軍,見證了平平無奇的“碳”成為明星的過程。
在他印象里,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3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送審稿提交審議。2016-2018年,對重點排放單位的起底摸查緊鑼密鼓地展開。2020年,《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發布,隨后,中國
碳市場首個
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一開始,我以為不過是口號喊得響,但后來發現不是。”郝利軍所在的大唐南京電廠,前身可追溯至我國第一個官辦電廠“金陵電燈官廠”,如今隸屬于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國大唐集團。預感“春江水暖”,2017年,大唐成立了碳資產公司,對自家的碳排放情況進行摸底,郝利軍回想起來,感慨“那是在經驗的真空地帶摸爬滾打”。從華北電力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后,一頭扎進電廠、從事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工作的郝利軍,就這么被時代浪潮推向了“碳圈”的時髦職業——他成了廠里的一名碳排放管理員。
電廠到底排放了多少碳,管理員須做到心中有數。計算碳排放量似乎并不復雜:就拿煤這一碳排放源來說,根據第三方檢測出的煤質化驗報告,可得出一噸煤的含碳量;再根據每個月用了多少噸煤,結合碳的氧化率,即可算出每月燃煤所產生的碳排放。
然而,數據的準確性是這項工作的靈魂。“煤的使用量是否準確?稱重系統是否無誤?盤煤記錄是否清晰翔實?購煤的發票有沒有妥善保管?對煤的采樣是否合規?煤炭存放過程中的損耗有無考慮?……”郝利軍列出了一長串令人眼花繚亂的細則。碳排放管理員就像企業的管家,心里得有算盤、有賬本,拎得清千頭萬緒,才能在影響人類命運的
碳中和時代里,守好自己的那關鍵一環。
2021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新職業,負責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工作的“碳排放管理員”赫然在列。新職業甫一發布,“需求上千萬人才,如何成為碳排放管理員”即登上熱搜。郝利軍卻忍不住給“考證大軍”潑盆冷水:如果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只是單純考個證,你可能連工作都找不著!
僅拿煤炭取樣來說,電廠每日燃燒的煤質并不相同,為了盡可能保證碳排放計算結果的客觀性,工作人員需在每天三個不同時段分次取樣,然后將一整個月的采樣結果送去化驗。“如果沒有在基層工作過、不知道這些細節,就會套公式計算,你怎么可能得到準確的結果?”從24歲進電廠工作,郝利軍早就熟稔從購煤、卸煤到進倉、燒煤、發電的一整套流程??磥?,做好碳排放管理員,首先還得“不嬌氣”。
2021年12月31日,中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截止。據業內人士透露,江蘇發電企業大部分處于盈余狀態,也就是說,經過科技創新、
節能減排,這些企業的實際碳排放量低于國家劃定的基準值。那些盈余下來的碳排放配額,就成了企業寶貴的碳資產。
郝利軍的同事潘海濤,是大唐江蘇發電有限公司的一名
碳交易管理員。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像炒股,每天盯著碳
行情,觀察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漲跌幅……和一般股民不同的是,他打理的是企業的碳資產,也最能直觀地感受到企業降碳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甜頭。潘海濤透露了一個數據:2019年至2020年兩年間,該公司盈余下來的碳排放配額,市值近億元!
誰能想到,有朝一日,連碳排放權都有了商品屬性?踏入電廠整整20年,電力行業的今昔巨變讓潘海濤感到恍然如夢——新世紀初,電力行業廠網分離,初步建立起競爭、開放的區域電力市場;2010年后,
新能源加速崛起,目前,江蘇正加快建設近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研究深遠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海岸線50公里外的遠海都被納入了風電布局;關注企業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貢獻的ESG績效,近來成為企業關注的對象,“有的出口國規定,企業用電須達到15%或20%以上的綠電份額,產品才能準許進入該國市場,這反過來又加速了電力行業的
綠色轉型。”潘海濤說。
即便是傳統的火電項目,事實上也已經顛覆了“濃煙滾滾”的傳統想象。“早在2015年,我們就成為全國第一批、省內第一家超低排放的電廠,做到了燒煤跟燒天然氣一樣清潔。”郝利軍的介紹讓行外人頗感意外。近年來,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加碼”,環保電價、超低排放電價等獎勵措施花樣迭出,火電企業紛紛使出了節能降耗的洪荒之力,作為環保管理人員,郝利軍在自嘲“黔驢技窮”的同時,也由衷地為山更青、水更綠而高興。
去年年底,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給大唐南京發電廠發來了一封感謝信,郝利軍沒想到,自己竟被點名感謝。
“繼續履行好污染防治主體責任,一如既往地做好、做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上扛起綠色發展的國企擔當,為建設‘美麗古都’‘四高城市’作出更多貢獻……”收到感謝信那天,郝利軍沒忍住,在朋友圈寫下了豪言壯語。偉大的“雙碳”夢想,中國在世界面前許下的莊重諾言,正在郝利軍和同道者們的一筆一畫中,變成時代命題下的中國答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