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來到ESG會客廳,我們今天的話題是興業銀行(601166)會不會起大早趕晚集?
那么,怎么會引出這個話題來呢?因為興業銀行是中國第一家所謂的赤道銀行。
1、綠金的開拓者
赤道銀行大家去翻下字典,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這個概念是IFC,就是國際金融公司,在2005年提出來的一種可持續金融發展理念。
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注重環保,注重氣候治理。那么根據這種原則,他制定了一些標準,符合這些標準的銀行就成為赤道銀行。
那么,興業銀行是中國第一家跟IFC合作的銀行,那么時間就很早、很早、很早了,大家要知道,2006年興業銀行就推出了最早的
節能減排的貸款,是不是非常早?之后,他跟IFC的合作擴展到很多領域。
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這個
綠色金融的概念,大家并不太了解,更沒有現在的綠金、碳達峰、
碳中和這些概念。
應該講,興業銀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相當長的,他的業務范圍擴展也很快。即便現在在碳中和概念中間,我們看到他也創造了很多第一,比如說首批的“碳中和債”,甚至他也參與了全國
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設。
2、后來者居上?
那么,水皮的擔心來自哪里呢?實際上,水皮的擔心正是來自于碳中和、碳達峰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社會強烈的回應。
我們看到,綠色金融的風潮真的是風起云涌,因為去年綠金信貸的增幅就是30%,遠遠高于一般銀行貸款10%這個增幅。四大國有銀行他們的綠金規模都在1萬億以上,而興業銀行因為自身的規模是有限的,他的綠金貸款規模在4500億左右。
其實,不只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的追趕速度也很猛,平安銀行綠色貸款增速達204.6%,中信銀行是140%,民生銀行的增幅都超過了100%。
但是,市場規模就這么大,綠金概念大家還有個認識的過程,能夠產生效益更需要時間的驗證。簡單說,就是僧多粥少!
所以,水皮特別擔心,興業銀行是一個開拓者,未必是最大的受益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