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
碳中和背景下,石化企業節能降碳,布局
新能源產業鏈,包括
新能源供應(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鏈上游材料生產等。(1)上游油氣企業:打造綜合能源供應商;(2)輕質化:布局氫能產業鏈;(3)煉化企業:節能降碳,布局新材料。
上游:能源結構調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25年、2030 年、2060 年分別達到20%左右、25%左右、80%以上。天然氣作為最清潔的化石能源,我們預計未來十年將成為重要的過渡能源;預計石油消費“十五五”進入峰值
平臺期。氫能產業鏈有望加快發展。
下游:積極布局新材料。煉化企業擁有上游大化工平臺,其產品(乙烯、丙烯、PX 等)為煉化企業延伸新材料產業鏈提供原料基礎。目前,行業龍頭已經著手往新材料領域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就新能源上游材料來看,主要集中在光伏、鋰電、風電等產業鏈方向。其中,光伏原材料主要包括EVA(東方盛虹、榮盛石化)、POE(萬華化學、中國石化);鋰電原材料包括鋰電隔膜(恒力石化)、DMC(榮盛石化、衛星化學)等;風電產業鏈包括碳纖維(上海石化)等。
節能降碳,
綠色發展。2020 年,我國二氧化
碳排放總量98.94 億噸,占全球31%,居全球首位;其中,石油和化工行業排放量約14 億噸,占14%。為推動石化重點行業
綠色低碳轉型,2021 年10 月21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石化化工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2025 年)》,提出到2025 年,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行業達到能耗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顯著提升,
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投資建議:碳中和背景下,石化行業推動能源結構轉型、下游新材料布局,建議關注:(1)輕質化路線龍頭衛星化學;(2)天然氣龍頭新奧股份;(3)能效水平行業領先,且積極布局新材料的民營煉化龍頭,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桐昆股份、東方盛虹等;(4)布局新能源、打造綜合能源供應商的上游油氣企業,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風險提示:
碳減排進度不及預期;天然氣需求增速不及預期;低碳節能及新材料技術發展不及預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