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探索建立碳賬戶體系
實際上,在“雙碳”目標和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不少銀行已在建立碳賬戶體系方面展開探索。
今年3月初,建設銀行向
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組申報了“基于‘碳賬本’的個人金融服務”。據悉,“碳賬本”是建行利用大數據技術,在獲得客戶授權的前提下,將內部數據(如手機銀行生活繳費、TC繳費等)和行外碳減排行為數據(如乘車次數、線上辦理政務業務次數等)進行可信共享,確保各方原始數據不出城,為計量客戶碳減靜貢獻度提供多維度數據支撐。
今年1月份,山東日照銀行在政府指導下搭建并上線了“個人碳賬戶
平臺”,截至2月末,日照銀行已發放個人碳積分近1億分,預計年末將開通個人碳賬戶30萬戶,年減少碳排放10噸。
早在去年11月,浦發銀行就推出了適用于企業和個人的碳賬戶體系。據浦發銀行介紹,依托該體系,銀行一方面將識別企業和個人的碳排放情況,為所有減碳、固碳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差異化的快速結算、更便宜的資金、更靈活的服務;另一方面,也將為客戶提供更多與綠色消費、信貸等掛鉤的權益。
衢江農商銀行則緊貼個人融資需求,量身定制了“點碳成金貸”,在授信、期限、額度、利率、流程等方面實行一攬子的特惠政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