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完善的基礎數據在碳交易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還需打通哪些關聯環節?
- 多領域互認尚未打通 -
要讓完善的基礎數據在碳交易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還需打通哪些關聯環節?
武鋼建議,可以參照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地方已有的
試點經驗,推動企事業單位探索開展碳賬戶體系建設,形成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并打通綠色電力證書、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和碳減排之間的壁壘,實現綠色電力消費和碳減排數據統一科學管理。
“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明確綠電、綠證和碳交易之間的關系,實現相關數據的貫通,打通互認的關鍵環節。”李永林表示,“要明確企業使用綠電要在碳排放量核算中予以扣減,激發其購買綠電的積極性。”
對于CCER市場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接軌,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則表示,要促進兩者進一步融合,推動地方碳普惠市場建設。“建議將企業用于配額清繳抵銷的CCER抵銷比例,從不超過5%提至10%,完善碳市場向
新能源等產業的
價格傳導機制。”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寧高寧坦言,產業轉型升級和減碳過程中,確實需替代部分高排放、低產值產業,目前該過程比較緩慢。“要真正實施碳交易制度,通過透明的統計、估值、交易市場,使碳交易真正發揮作用,使新的、高產值、低排放產業能夠替代相對落后的產業。”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