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勵各方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
李葉紅:我建議,應首先大力發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能源結構低碳化,通過技術創新引導消費者優先消費綠色能源;其次,健全促進綠色能源消費機制,推動轉變用能方式。以我們盱眙龍蝦產業為例,當前也在積極創新轉型,打造“產業鏈電氣化工程”,龍蝦從電氣化溫室孵化育苗開始,到電排灌、電增氧、電投食、電施肥,再到龍蝦電氣化加工、電動交通工具運輸,最后采用電氣化烹飪,做到了“全過程”全電氣化生產。
宋青:在調研中,我發現當前生態產品普遍存在“變現難”的現實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行業、企業的轉型積極性。我建議,可以通過完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健全保護補償機制、完善損害賠償制度,構建系統化考核機制和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導向機制等舉措,激勵社會各方加速綠色轉型。
具體來說,我認為,首先可以鼓勵社會力量建立生態公益基金,形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多主體聚合力;其次,著力完善生態信用評價體系,探索開展生態信用評估授信,賦予生態經濟更多“源頭活水”;此外,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開展基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
碳金融創新,鼓勵有條件地區設立“碳匯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推進碳融資發展,打開碳資產質押融資、保值增值以及碳匯項目對接
碳金融的發展空間,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資金保障。
監制 高坡 尤健
策劃 任松筠 馮海青 孔德信
統籌 高偉 唐澄
記者 王夢然
后期趙宇
技術支持 方蓉蓉 孫甲飛 徐航 謝楠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