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華為中國運營商MKT市場洞察部部長顧嘉在1月14日華為舉辦的2022華為中國媒體沙龍上指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在數字經濟,從2018年開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已經三倍于全球的速度,我們已經實現了從千家萬戶的聯接到千行百業的聯接。”
隨著數字經濟浪潮正在蓬勃興起,能源行業也在向數字化轉型。而數字能源就是利用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實現對電能的轉換、存儲和控制,提供極簡、智能、
綠色、安全的數字能源產品,也是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有效方式。從實現“雙碳”目標的角度看,發展數字能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方式!
30年技術積累謀定新方向
2021年6月,華為數字能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的發展方向是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發展
清潔能源與能源數字化,推動能源革命,共建綠色美好未來。
雖然這是一家新公司,但華為的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已經有30年的技術積累,將兩者融合發展,可謂駕輕就熟。
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CMO周婧環在2022華為中國媒體沙龍上表示:“為了更好地助力‘
碳中和’目標的達成,華為數字能源公司致力于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發展清潔能源與能源數字化,圍繞清潔發電、能源數字化、綠色ICT基礎設施、交通電動化、綜合智慧能源等不斷持續融合創新,與產業伙伴攜手共同建設低碳家庭、低碳建筑、低碳工廠、低碳園區、低碳鄉村、低碳城市等,并最終支持從低碳社會走向零碳社會。”
打造極簡、綠色、智能、安全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實現數字能源的基礎,也是華為重點布局的業務領域。根據預測,全球數據中心能耗到2025年可達9500億度電,約占全球總用電量的3%,如何對數據中心進行能耗管理,建立極簡、綠色、智能和安全的數據中心也是華為發展的目標。
一直以來,華為堅持“模塊化+智能化”的設計理念,通過重構架構、重構溫控、重構營維、重構供電,打造極簡、綠色、智能、安全的下一代數據中心,比如通過模塊化和預制化,實現極簡交付,將數據中心建設周期由20個月縮短到6個月,滿足業務快速上線需求。通過數字化加持的iCooling技術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的間接蒸發冷卻方案,降低數據中心PUE 8%-15%。
從千家萬戶到千行百業
在全球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光伏發電已成為人類當前及未來
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選擇。在國家“雙碳”目標下,光伏發電具有靈活性、多場景適配的特點,是整個
新能源產業中較容易從千家萬戶,推廣至千行百業的,如光伏+治沙、光伏+農業、光伏+漁業、光伏+建筑、光伏+交通等。
華為智能光伏率先將數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光伏深度融合,推動打造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讓每一縷陽光轉換為更多清潔電力。據周婧環介紹,在中國青海,華為智能光伏助力黃河水電公司建設了全球最大的風光水可再生能源基地,通過特高壓,將清潔能源輸送到千里之外,惠澤千家萬戶。其中以2.2GW光伏園區項目最為典型,每年可生產近50億度清潔電力。項目總占地達56平方公里,共500多萬塊光伏組件,通過一系列智能化和數字化手段,精準管理每一串組件,讓電站發電量提升超過2%,運維效率提升50%以上,實現了更低的度電成本。這個項目還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實現了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牧羊,讓荒漠變綠洲,隨處可見碧草藍天、牛羊成群,一派“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景象,并通過特高壓將清潔電輸送到千里之外的千家萬戶
展望2022年,華為中國媒體事務部部長劉景洋表示:“我們仍然充滿信心!在科技創新領域,華為一直在攀登珠穆朗瑪,面臨巨大著壓力,在砥礪奮進中去突圍,華為期待與各行業合作共贏,共創未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