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西部經濟大省,人均GDP等指標仍然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那么,四川如何保持發展速度而又確保實現雙碳目標?
魯政委:我覺得關鍵在于轉變思維。雖然從國家層面已經提出了雙碳目標,但我們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解開心結,總覺得如果
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推進得太快,搞得太嚴,最后的結果會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
這是對生態環境蘊含的潛在需求認識不清晰,對這些需求可能激發出的供給形成新的增長點認識還不足。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是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機遇,那么積極性就會高很多。
仔細觀察,現在國內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哪一個不是在數字化、生命工程和綠色技術發展上領先的地區?
統計顯示,經濟活動中的
碳排放88%是來自能源,只要把能源綠色化,基本上就實現了
碳中和。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尋找化石能源的替代方案,這個過程也不能一蹴而就,而天然氣可能是通往
碳中和的一個橋梁。因為與煤炭相比,天然氣的
碳排放大概只有它的一半,而且燃氣發電比燃煤發電更方便,更容易實現調峰。
這樣看,四川的優勢就很明顯了。因為四川有非常好的資源優勢,有天然氣,也有水電資源。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四川高校、院所在電子科技領域的積淀頗深。特別是國家發改委提出,加快開展“東數西算”工程設計,推動更多數據中心向可再生能源更充裕的西部地區轉移。同時,四川的生物醫藥基礎也不錯。這樣一來,在未來新一輪產業革命最重要的三個領域,四川具有組合優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