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碳達峰目標,必須繼續加大
碳減排力度,這要求對整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種調整會進一步影響到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消費方式、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能源技術發展、產業布局、商品生產和分配方式等。相關的政策和目標無疑會對就業產生顯著的影響。實現碳達峰目標會導致一些傳統的化石能源產業面臨較大壓力,同時也會傳導到下游一些以化石能源為主要原材料的工業部門,但也會給
新能源利用、節能服務等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碳減排政策和低碳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重要途徑。低碳發展是指通過低碳化進程實現
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重目標。不同的政策目標和政策實施路徑會對相關產業產生不同的影響,通過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開發新技術和新能源等途徑影響產業就業結構和區域就業結構。除了對就業總規模和結構產生影響之外,這些變化還會對就業技能提出新的要求。
碳減排政策涉及多個產業部門,對不同部門、不同地區的就業所產生的影響也具有明顯的差異。在制定減排目標時,除了考慮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成本之外,還必須認真評估相關政策對就業的影響。低碳政策會給一些部門帶來新的投資,并促進就業規模擴大,例如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通過植樹造林增加
碳匯、專業性的節能服務等,這些投資不僅會創造大量直接就業機會,還會給與其關聯的其他產業,如相關的設備制造業、森林旅游業和
綠色金融行業等,帶來很多間接的就業機會。但與此同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以及相關的化工行業,高耗煤的火電、鋼鐵、水泥生產等行業的就業機會則減少。但是不同部門受影響的過程時間長短不一,在不同時期內,低碳政策對各部門就業水平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短期內,各種碳減排政策會通過對能源需求的結構性影響效應以及對能源
價格和成本的影響效應直接使與能源利用相關的部門和企業面臨就業機會的增減。具體來說,一些高碳部門的就業機會將逐漸減少或增速放緩、而一些低碳產業將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因此,短期內氣候政策首先會給直接關聯的產業帶來明顯的就業影響,而具體的凈影響則取決于相關產業的就業規模和勞動生產率。中期內,碳減排政策對就業的影響會通過產業傳導效應從高碳部門和低碳部門波及經濟整體。例如,煤炭開采和洗選行業的就業損失會導致運輸行業也受到影響,與煤炭運輸相關的就業機會就會相應減少。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如風能和太陽能利用的發展會推動相關的設備制造業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長期內,為實現碳達峰目標會促進對低碳技術的大規模投資,通過技術進步/創新效應創造新的工作崗位。這些政策在長期內能促進就業結構的升級,使勞動力從高碳產業轉移到低碳產業中。關于低碳、氣候政策就業影響的相關研究也多表明政策的長期凈影響效應是增加了更多綠色、環保的工作機會。
從具體行業影響看,
清潔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會給能源產業和相關的設備制造部門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通過大力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夠推動新能源技術開發及設備制造、安裝、維護等行業產生一系列新增就業。
節能減排需要融資和金融服務,因此也能帶動金融行業的就業,刺激產生一些新的就業崗位,包括
清潔能源投資、低碳技術服務貿易,以及清潔發展機制、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等相關領域的金融服務工作。為了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清潔化使用,在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車等部門會推動低碳技術和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低碳技術研發和運用,會大大推動技術層面和服務層面的就業,包括增加能源咨詢公司、能源服務公司,形成新的就業結構。開展植樹造林和生態保護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中國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建設自然保護區及開展生態旅游等舉措,能夠增加林業、園藝、森林管理及旅游區設施維護等方面的就業需求。低碳發展帶來的巨大投資還能給服務業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包括咨詢、保險、商業氣象服務、環境保護和科普教育、傳媒等,還會催生一些全新的就業崗位,如
碳排放管理員等。2021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關于對擬發布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擬新增18個職業,調整變更21個職業。其中,碳排放管理員納入新增職業。
但低碳轉型背景下,新技術和新行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的技術含量要求較高,不利于低技能勞動力就業。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不但需要巨額的資金,還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才,而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大多是低技術含量,這將減少許多低技能勞動力的就業機會。節能減排將限制發展那些資源和能源消耗大、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企業,許多不符合要求的中小企業會逐步關停并轉,這會帶來某些行業的縮減,造成結構性失業。例如,重化工產業、機械制造、鋼鐵行業的低端技術人員可能在技術升級換代過程中失業,煤炭行業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小企業被關閉,建筑行業、傳統汽車行業、能源行業的某些低技能勞動力也會失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