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于10月24日正式發布。
持有消費主題類基金和股票的人表示服氣。能源革命,選擇比努力重要。
《意見》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為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 碳”)這項重大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
根據文件要求,未來國家的經濟規劃、宏觀調控與產業政策等重大決策,都需要考慮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兼容性;中國將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
綠色轉型,這將是全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與基本理念的轉變。
《意見》提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五項原則:“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原則,制定了實現“雙碳”目標的“三步走”路線圖,以 2025 年、 2030 年、2060 年為節點設置了三階段目標,并對單位GDP能耗、單位GDP二氧化碳 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等量化指標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20字原則。具體而言,“全國統籌、黨政同責、鼓勵率先達峰”,明確將碳中和的實現作為地方政府可量化的責任目標;“節約優先”明確碳達峰的首位是節約資源,降低單位產出能耗和
碳排放;“雙輪驅動”即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防范風險”考慮到了今年全球能源危機,以及前期部分區域限電的情況。文件明確指出“有效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經濟、金融、社會風險,防止過度反應,確保安全降碳”。
按照各指標當前的增速線性外推,其中部分目標的實現仍然面臨較大的挑戰。
其中,對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體系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與綠色城鄉建設等方面的戰略部署,將對相關產業與行 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第一,綠色低碳產業站上風口,其中,在低碳交通領域,能源和
清潔能源車船,鐵路、水路運輸及其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開啟快 速發展;在節能建筑領域,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將迎來 規?;l展,并催生綠色低碳建材的需求。
第二,
新能源領域空間巨大, 明確提出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我國風電、光伏的整體開發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思路,且按照“雙碳”具體目標要求其發展空間巨大;文件提出構建以
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電網、儲能、氫能等均有望迎發展契機。
第三,化石能源、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受到政策嚴格壓制。短期來看,化石能源消費仍處于增長期, 相對低碳的天然氣增速或較快;“十五五”及中遠期,化石能源或將進入峰值
平臺期并逐步下降。
第四,綠色低碳技術的科技攻關將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相關領域值得前瞻性布 局,例如:智能電網技術、電化學/壓縮空氣等新型儲能技術、氫能的生產儲存應用技術、 園區能源梯級利用技術、氣凝膠、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等。
第五,推動“雙碳”目標 的政策引導和支持機制當中,綠色金融體系的發展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將帶來相關金融業務的機遇。
具體財政投向上,碳中和相關綠色低碳項目投資可能是積極財政的一個結構性方向,這與意見提出發揮政府和國企在碳中和投資上的引導作用的政策方向也是一致的。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