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綜合電)氣候
專家指出,中國和美國的
碳排放量占全球總和的一半以上,解決氣候危機不可能少了這兩個大國的參與。如果中美能夠取得突破性的合作,那無疑是促成歷史性氣候變化協議的催化劑。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本月底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市舉行。分析說,雖然一般認為中美的減排努力,尤其在實現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的這個目標仍嫌不夠,不過比起過去,這兩個大國已加大力度減排。
加利福尼亞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員尼科爾斯(Mary Nichols)說,全球各國共同應對氣候問題,少不了中美的實質合作。“因為少了這兩個大國的明確行動,其他國家將不大愿意采取行動。”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埃米特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主任王亞歷克斯認為,中美其實可以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展開競爭,看誰可以做得更多。“這可以提高中國在全球的聲譽,被視為在氣候變化方面扮演積極角色。”
他也說:“如果中國領袖發現他們落后了將面臨壓力,必須采取更多行動。”
他認為,總統拜登對氣候問題的策略是積極的。相比之下,前總統特朗普對氣候變化的質疑態度,使得美國沒有真正施壓
北京減少碳排放。
尼科爾斯說,若中國要對外展示愿意作出更多減排努力,一個重大步驟就是為碳排放定價,向那些二氧化碳排放源征收費用,以達到節能減碳,抑制氣候暖化的目的。“我想,這將向全球投資者和企業發出非常強有力的信號。”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斯托克斯(Jacob Stokes)認為,美國和中國在許多領域關系緊張,比起彼此互不相讓的雙邊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類多邊協商
會議,反倒在促成中美加強合作方面,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對于美國,斯托克斯說,美國決策者可以考慮把氣候外交的重點放在較貧困國家,資助發展中國家擴大
清潔能源的使用。當前很多發展中國家,仍然有許多能源發展項目有待開發。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