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發電行業可能將率先啟動上線,2225家發電企業將開展第一批交易,“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
碳市場。
據易碳家此前報道,到“十四五”末,一個交易額有望超千億的全球最大
碳交易市場將建成。我國在
碳交易所啟動后,預計碳交易市場規模將會在4000億以上。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
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4000億/年。
與此同時,我國
碳價被長期低估,2018年至今8個地方碳交易所平均
碳價僅為29.13元/噸,遠低于國際水平。中航證券認為,我國碳價過低、碳價機制不健全,導致進行
碳減排的企業缺乏動力進行技術革新向
綠色高效發展。全國碳交易所的建立有利于增大市場化競爭機制,刺激企業向
清潔能源轉型,提高碳交易
價格。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