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省份實施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
地方將是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的責任主體。上述《指導意見》透露了地方未來將可能受到的約束和影響。
其中,《指導意見》提出,科學編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將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全面融入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統籌謀劃有利于推動經濟、能源、產業等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政策舉措和重大工程,在有關省份實施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
碳排放強度是指每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建議,“十四五”期間,在每個季度公布GDP指標時,同時公布單位GDP產出的碳排放強度。
從此次《指導意見》傳遞出來的訊息,在有關省份實施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這或將是更為嚴格的措施。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提出積極明確的達峰目標,制定達峰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鼓勵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制定達峰專項方案。推動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石化、電力、煤炭等重點行業提出明確的達峰目標并制定達峰行動方案。
《指導意見》鼓勵積極推動部分地區和行業先行先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行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推動已經達峰的地方進一步降低碳排放,支持基礎較好的地方探索開展近零碳排放與碳中和
試點示范。選擇典型城市和區域,開展空氣質量達標與碳排放達峰“雙達”
試點示范。
鼓勵部分地區率先實現碳達峰,這也是諸多業內人士的共識。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不久前提出,需推動更多的省市縣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就實現碳達峰。
為了保障降碳目標的順利執行,《指導意見》提出,推動督察考核統籌融合,推動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碳達峰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等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緊盯督察問題整改。強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制,作為生態環境相關考核體系的重要內容,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考核力度。按規定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約談,壓緊壓實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責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