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綠色發展重點圈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五中全會對綠色發展的闡述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強調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將發展與綠色低碳、生態保護在新的發展階段、新的歷史起點上有機統一起來,規定了未來發展的重要特征和性質,可以說是,非綠色,不發展。
《建議》明確了一系列具體任務,其中包括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此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將制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的專項規劃,以及跨越“十四五”“十五五”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除了向地方、行業明確傳導壓力、傳導任務,也要明確地方和重點行業的達峰目標、路線圖、行動方案和配套措施,相關部門還要形成合力來推動和支持這項工作。同時強化監督考核,在“十四五”末進行評估,進一步強化相應的措施,確保2030年前達峰目標能夠實現。
“要立足于早達峰,爭取在2025年-2027年達峰。其中,部分經濟發達省、市要率先達峰,牽引全國盡早達峰。”鄒驥稱。
此外,《建議》還提出繼續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法律法規,加強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監測和確權登記,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