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有關美國退協原因、后續影響和應對策略的研究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基于自主構建的美國政策評估模型,綜合定性定量分析,系統評估了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可能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減緩、資金和治理"三大赤字",并據此提出中國的應對策略和建議。研究表明,考慮美國退協對后續政策的影響,美國2030年的排放將有可能達57.9(56.0~59.8)億t CO2-eq,僅相當于在2005年的水平上下降12.1%(9.1%~15.0%),相對自主貢獻目標情景將上升16.4(12.5~20.1)億t CO2-eq,額外增加8.8%~13.4%的全球減排赤字。美國拒絕繼續履行資金支持義務還將使得本不充裕的氣候資金機制更加雪上加霜,
綠色氣候基金(GCF)的籌資缺口將增加20億美元,而長期氣候資金(LTF)的缺口每年將增加50億美元左右。這就要求歐盟和日本對GCF的捐助至少上升40%,同時歐盟及其成員國的長期資金支持至少上浮25.2%才能填補上述資金赤字。美國是全球氣候博弈的重要一方,且美國退協的影響已蔓延至全球治理的主要議事
平臺,期望中歐、基礎四國+等模式短期內迅速填補美國退出后全球氣候治理的治理赤字是不現實的,政治推動乏力的情況可能會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始終存在。雖然國際社會對中國領導全球氣候治理充滿期待,但中國應有清醒認識,全面評估"接盤"美國領導力的成本、效益和可行性,并秉持"國家利益"優先的原則,謀定而后動。同時,中國應聚焦國內工作,凝聚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共識,做好長期戰略謀劃,并積極推動國際社會從合作中尋找出路應對"三大赤字"難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