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惠天府”
系列管理辦法
及技術規范出臺
2020年3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構建“碳惠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成府發〔2020〕4號),在國內首創提出“公眾
碳減排積極獎勵”“項目
碳減排量開發運營”雙路徑碳普惠建設思路,旨在通過正向引導機制,加快構建“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城市
綠色低碳生活圈,塑造城市
綠色低碳新特質,打造國內碳普惠機制新樣板。
“碳惠天府”低碳大使“蓉碳碳”“金叫喚”
按照“一年出亮點、兩年顯特色、三年成品牌”總體建設思路,市生態環境局近期陸續印發了《成都市“碳惠天府”機制管理辦法(試行)》《成都市“碳惠天府”機制公眾低碳場景評價規范(試行)》《成都市“碳惠天府”機制碳減排項目
方法學(第一批)》,至此基本形成“碳惠天府”頂層設計和配套制度規范體系。
1
《成都市“碳惠天府”機制管理辦法(試行)》旨在規范“碳惠天府”機制的建設和運行。包括總則、公眾低碳場景建設、公眾碳積分生成和管理、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項目碳減排量消納、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附則等七個部分、共三十六條,闡述了雙路徑碳普惠機制內涵,規定了公眾碳積分生成、兌換、注銷的流程及要求,明確主管部門公布的項目方法學是開發和核算碳減排量的依據,與有“
碳中和”需求和意愿的購買方進行交易是碳減排量的消納方式,以及對場景建設、碳減排項目開發相關主體的激勵措施等。
2
《成都市“碳惠天府”機制公眾低碳場景評價規范(試行)》旨在豐富公眾獲得碳積分的生活場景,激發低碳活力,加快推進“公眾碳減排積極獎勵”路徑建設。由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聯合印發實施。
“碳惠天府”品牌文創產品
“碳惠天府”機制在構建低碳出行、節約水電、垃圾分類等直接低碳行為場景的基礎上,結合“三城三都”建設,通過制定餐飲、商超、景區、酒店等消費領域評價規范,引導相關單位實施低
碳管理、開展碳中和公益行動,從而賦予場景內公眾消費行為的低碳屬性。評價規范從節能措施、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服務管理、宣傳引導、碳中和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指標,要求通過評價的單位應全部滿足約束性指標及至少4項引導性指標,兼顧了對創建單位的引導性、參與性和可達性。
3
《成都市“碳惠天府”機制碳減排項目方法學(第一批)》旨在引導碳減排項目開發方向、規范項目碳減排量核算,加快推進“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路徑建設。碳減排項目方法學按照科學嚴謹、簡單易行原則,委托專業機構制定。
如:鍋爐
清潔能源替代項目減排量的核算,需考慮替代能源種類及消耗量、鍋爐效率、運行時間等因素;造林管護項目減排量的核算,需考慮土地權屬、造林用途、樹種、核算年限等因素。第一批碳減排項目方法學涵蓋能源替代、資源節約、生態保護“三大領域”,包括鍋爐
清潔能源替代、機場地面系統油改電、節能改造、造林管護、天府綠道、川西林盤、湖泊濕地、測土配方施肥共8大類。
近期,市生態環境局正聯合成都產業集團積極籌備“碳惠天府”綠色公益
平臺上線發布會;組織舉辦3場“碳惠天府”專題培訓會,圍繞場景創建、項目開發、減排量消納進行宣傳動員,推出全市首批碳減排項目和低碳消費場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