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及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ICT中國2020高層
論壇之“5G+智慧能源”高峰會在
北京舉行。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教授受邀參會,并作《智慧能源與能源革命》專題報告。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領導與代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協會代表,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華北電力大學等科研機構及高校
專家代表等近百人受邀參會。
此次
會議由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秘書長、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主持,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明勝,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二級巡視員唐禹,國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梁建勇,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兩化處處長馮偉,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顧瑾栩分別致辭。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副總經理陳彤童作演講《云改數轉,中國電信助力智慧能源兩化融合》,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作演講《智慧能源與能源革命》,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國作演講《5G與能源智慧化建設分享》。
在專題報告環節,曾鳴教授在介紹智慧能源內涵與特征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智慧能源對能源革命的支撐作用,并圍繞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云
平臺技術,就智慧能源關鍵技術的應用場景進行了深入講解:一是區塊鏈技術。在支撐高比例
新能源順利消納方面,區塊鏈技術可支撐多元主體間點對點、實時、自主微平衡交易,推動
清潔能源新型商業模式創新發展,促進高比例
新能源消納;在發展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方面,依托“多鏈”技術可實現綜合能源系統內各主體內部可信協同自治,確保主體間信息公開、可信互聯,保障綜合能源服務的可追溯性和安全高效性;在電力市場智能化交易方面,區塊鏈信息共享技術可推動實現電力市場交易合同形成、執行、結算全過程智能化,提升用戶參與電力市場的便捷性。二是大數據技術。在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方面,依托數據分析、數字模型構建助力實現能源系統在線預測、實時監測、設備預警和診斷,為異質能調度、交易以及需求響應等提供重要決策依據;在消費端能效提升方面,依托大數據聚類、特征畫像等技術,可實現對用戶負荷特性的精確感知,為消費端動態優化方案制定及用戶側綜合能效提升提供數據支撐;在源網荷儲協同方面,可洞悉源網荷儲間能源流、業務流、信息流的流向,揭示多元主體間“三流”交互機理,推動源網荷儲協調優化,提升異質能網絡的可靠性與經濟性。三是云
平臺技術。在用能服務精細化管理方面,云平臺可實現對用戶身份、用能數據等信息的儲存與管理,支撐跨應用、跨部門、跨系統的信息通訊、共享和協同,實現能源大數據的標準化與精細化管理;在終端智能化監控方面,依托云平臺開放包容的技術特點,可推動多元主體及設備的廣泛接入,實現多元終端的狀態監測及遙控、遙調,以支撐系統的實時動態優化。
最后,在交流與討論環節,與會嘉賓針對我國智慧能源發展與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表示隨著“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智能技術與能源領域的更深層次融合,智慧能源將顯著改變能源的生產、傳輸和消費模式,為我國能源電力的清潔低碳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