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以后,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這是不是說明他也不相信,減少
碳排放就能抑制氣候變暖呢?之前,小編我曾經看過一個報道,就是懷疑過減少
碳排放是否能抑制全球變暖這一問題的。今天,小編就把自己看到的和大家好好說說,這人了活動和氣溫變化有沒有關系吧。
從上個世紀以來,全球的氣候學家都在倡導減少碳排放,因為我們生活的地球在日益變暖。但是也有不少反對者提出,全球變暖這個趨勢都站不住腳,何來要減少碳排放呢?
他們的說法來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地球的冷暖本來就是有著自身的周期性交替的?,F在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歷史上面,大致經過了四個大的冰川期間,這期間地球也不是一直都很冷,也是冷暖交替的。我們就以最近的古代史來說說,離我們人類五千年歷史中,氣溫是怎么變化的?春秋時期,《左傳》都說了,山東的冬天是沒有冰的,這大致算是一個比較溫暖的時期了。到了東漢到南北朝時期,《三國志》都記載,襄陽的雪都有三尺深。而到了隋唐五代時期,長安可以種植溫帶的竹子了,而兩宋以后,南到福建浙江等地,江河都結了冰。而宋末元初,溫度又逐漸升高,大象開始南移。明清時期,氣溫比現在要冷上一兩度左右,而建國以后,氣溫偏暖。
2.地球溫度變化本身就是一種波動的狀態。地球的溫度來自于太陽的輻射,而太陽的活動本身就是有強弱周期變化的。比如太陽黑子有90或者180這樣比較長的周期變化,也有短的相當于地球上11年的一個小周期變化。
3.減少碳排放并不能保障地球不變暖。首先,氣溫的變化是根據氣象站測出來的,而氣象站的測定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附近有個焚燒爐或者空調都會影響到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其次,人類活動的面積才占了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30不到,這么點的面積能影響到全球氣溫變暖嗎?何況地球上空還有大氣層和對流層的阻礙。人類活動能撼動全球溫低,感覺像是螞蟻想要搬動大象一般。而且二氧化碳本身就是植物賴以生存的根基,現在的農作物比以前要多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多了。
根據上述說法,減少碳排放和人類氣溫變暖好像沒有太大關系,不過小編是覺得就算不能阻止氣候變暖,能保護環境也是不錯的。要知道地球是一個整體,蝴蝶效應大家都知道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