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增長,
碳排放量也隨之增加。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
碳排放國,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家庭消費作為能源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消費碳排放的變化將對中國碳排放產生重要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消費不僅導致直接碳排放的產生,還導致間接碳排放的產生。家庭部門中直接碳排放指的是直接能源消耗(如做飯、取暖、交通等)所產生的碳排放,而間接碳排放則是非能源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在計算家庭消費產生的碳排放時,更為精準的結果是將直接碳排放和間接碳排放相加。此外,本研究將間接碳排放細化為國內間接碳排放和國外間接碳排放以提高結果的精確度,并在省級層面上建立了家庭消費的國內間接碳排放和國外間接碳排放的計算方法,討論了省際間家庭消費間接碳排放轉移情況。本研究將有助于從家庭消費的角度了解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原因,也有助于中國減排政策的制定。
中國目前正承受著巨大的
碳減排壓力,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更依賴于國內消費(尤其是家庭消費)而再不是出口貿易。因此,為了在中國實現大規模的
碳減排,急需研究家庭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基于環境擴展的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本文不僅計算了中國省級家庭消費的直接碳排放量和間接碳排放量,而且還繼續進行了細分,將間接碳排放量分為國內間接碳排放量和國外間接碳排放量。本文的研究結果如下:(1)在2002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的家庭消費碳排放量顯著增加了2.27倍,從2002年的1306.17Mt增加到2012年的2971.01Mt。中國城市居民消費的碳排放量占2012年總量的75%。(2)中國的人均家庭消費碳排放量從2002年的1.02噸/人增加到2012年的2.19噸/人。在城市化水平較高和人均收入較高的省份中,人均家庭消費碳排放量較大。(3)家庭消費引起的跨省家庭消費間接碳排放量大規模轉移主要發生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或這三個地區之間。此外,為了滿足家庭消費需求,有大量的家庭消費碳排放量從能源豐富的省份轉移到東部沿海省份。為了實現碳減排的目標,中國應在減少生產端排放強度的同時采取基于消費的減排策略,例如改變生活方式。城市家庭應為減少中國的碳排放承擔更多責任。中國在制定碳減排政策時,應考慮省際“碳泄漏”情況。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