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歐洲議會宣告全球氣候狀況進入緊急狀態,敦促歐盟委員會采用此前的提案,落實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內的目標,確保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因此新一屆的委員會推出了《歐洲
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并在今年3月新增一項《歐洲氣候法》提案,致力于讓歐洲在2050年達到“
碳中和”(又稱“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的目標。
綠色新政涵蓋了經濟相關的所有部門,并提供支持以幫助受此過渡影響的人員和地區。這是歐洲第一次制定如此全面的計劃。氣候不再是孤立的問題,它是每個部門都必須做出貢獻的一個跨領域問題。
在歐洲,人們對氣候變化有著前所未有的認識和關注,93%的歐洲人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嚴重問題。去年,數以百萬計的歐洲人,尤其是年輕人,走上街頭,要求政界人士采取更多的氣候行動。殼牌、大眾等大型國際企業已著手向可持續生產和氣候中和轉型。投資者和股東也對公司的投資和發展選擇進行了更多審查。來自經濟界的聲音也表示,忽視氣候變化會使金融體系面臨風險,“凈零目標”也是一個重大的商業機會。
綠色新政以及在氣候和環境方面的合作將成為歐洲國際議程上的重要議題。
歐洲綠色新政和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實現所有人的可持續和公平發展。歐盟和中國對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同等重要的承諾。他們根據不同的背景和政治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對可持續發展進行表述和構架。歐盟正準備作為堅定、負責任的氣候領導者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也是中歐合作的關鍵領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