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題為《陽光將多年凍土碳氧化為二氧化碳增強了全球變暖的北極放大效應》(Arctic Amplification of Global Warming Strengthened by Sunlight Oxidation of Permafrost Carbon to CO2)顯示,多年凍土中的有機碳易被陽光氧化為二氧化碳,將陽光氧化作用納入考慮,預計到2299年多年凍土融化引發的凈碳損失量將比先前的預測值高14%。
受全球變暖影響,預計北極多年凍土將解凍,屆時,多年凍土中存儲的有機碳將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但目前對多年凍土融化引發的凈碳損失估計量并未將湖泊和河流中多年凍土有機碳的陽光氧化損失量考慮在內。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北極地區采集的8個多年凍土樣本為研究對象,將從凍土樣本中浸出的有機碳暴露于發光二極管(LED)下12小時或30小時后,使用質譜儀測定了二氧化碳的釋放速率和數量。
研究結果顯示:①多年凍土中的有機碳很容易被陽光氧化為二氧化碳。②陽光將多年凍土中的有機碳氧化為二氧化碳的速率比將現代土壤中的有機碳氧化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2倍。③陽光的波長決定著多年凍土中有機碳的氧化速率。④鐵催化了源自多年凍土中木質素和單寧的氧化。⑤目前的預測結果顯示,到2299年多年凍土融化引發的凈碳損失量約為208 Pg C(1 Pg C =1015g C)。鑒于目前的模型預測未將多年凍土有機碳的陽光氧化損失量考慮在內,該預測值可能低估了14%的多年凍土凈碳損失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