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氣候教育的實踐經驗
國外的氣候變化教育起步較早,發展較為成熟,也積累了較多開展氣候教育的經驗。在國際、國家乃至地區的不同層面,政府、學校、NGO等各種機構開展著覆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學校之外的非正式學習(informal education)等各個階段的氣候教育。
國外推進氣候教育采取的行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試點學校。較大規模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學校網絡(ASPnet),這一
試點學校網絡覆蓋的180個國家的9000多個教育機構均將氣候教育納入教學內容中。
2
教材編寫。例如美國能源部和環保署的網頁上均向教師提供免費的氣候教育教案、習題冊、活動教具等教學材料,方便教師依托材料開展教學。
3
教師培訓。為教師提供氣候變化知識和組織活動的能力培訓。
4
平臺搭建。例如Sandwatch網頁,即是一個為青少年、志愿者、NGO等搭建的共同改善海灘環境和提高抵御氣候變化能力的
平臺,提供新聞、
案例報告、
論壇等,為關心氣候變化的個人和團體提供參與項目和交流經驗的途徑。
除了這些常規的教育方式,相關領域的探索者還設計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形式開展氣候教育。
例如,由麻省理工大學等開發的“世界氣候模擬”(World Climate simulation)游戲,引導參加者扮演不同國家/地區/社會團體的代表,參加模擬國際
會議來共同擬定一份協議,目標為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下。
參與者擬定出的計劃將被輸入一個模擬現實世界氣候變化的電腦模型,得出按這種協議運行下得到的氣候變化結果。參與前后的比較調查顯示,人們在這一游戲中獲得的不僅是關于氣候變化的全面知識,更有采取實際行動做出改變的動力和決心。
而針對年齡更小的受眾,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開發了一套名為“氣候盒子(Climate Box)”的工具包,包含供教師開展互動性氣候教學活動的教具和教材。教師們反映,年幼的學生喜歡關于
碳足跡的制作精美的海報和填字游戲,而高年級學生熱衷于研究課文中提供的科學假設和事實,小小的氣候盒子也可成為觀察大大的現實世界的出發點。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