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題為《過去四十年強熱帶氣旋的超越概率出現全球增長》(Global Increase in Major Tropical Cyclone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的文章,分析了過去39年(1979—2017年)4000個熱帶氣旋的強度變化趨勢,發現隨著全球變暖,強颶風越來越頻繁地發生。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尤其是強颶風(major tropical cyclone,即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為3~5級的熱帶氣旋),對全球許多地區構成重大風險。識別颶風風險的變化并確定其發生原因是后續采取適應措施的關鍵要素。有許多理論和數值模型一直嘗試將熱帶氣旋強度的增加與全球變暖聯系起來,但是難以在觀測結果中檢測到明確的強度變化趨勢,因此,目前這種聯系是否存在尚未形成定論。困難主要源自過去熱帶氣旋的儀器觀測記錄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異質性,不適合進行全局趨勢分析。
為解決這一問題,來自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基于衛星數據創建了均質化數據記錄,并確定了1979—2017年全球熱帶氣旋強度的顯著變化趨勢,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結果顯示,過去39年來,熱帶氣旋達到或超過強颶風強度的概率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約8%,95%置信區間為2%~15%。在氣候變暖最劇烈的時期,熱帶氣旋的強度增加,導致更多的熱帶氣旋成為颶風,更多的颶風成為強颶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