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京都議定書》提出的
碳排放權交易是實現減緩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重要機制。簡單來說,依據全球升溫的研究和各地區發展條件不同,在氣候大會通過的全球的
碳排放總量會被分配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保證公平性從而促進各國家和地區的嚴格執行,以達到全球共同協作來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
目前,在推動碳排放權交易方面,歐盟走在世界前列。歐盟已經制定了在歐盟地區適用的歐盟氣體排放交易方案,通過對特定領域的萬套裝置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認定,允許減排補貼進入市場,從而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2013年6月18日,國內首個碳排放權交易
平臺在深圳啟動,標志著中國
碳交易市場建設邁出了關鍵性一步。此后,
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北、重慶等省市先后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
試點。2016年1月22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此階段也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攻堅時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