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2013-2015年短暫平穩后又繼續上升,氣侯變化領域權威機構的數據與分析表明,近10年來,氣候呈加速變化的趨勢,其影響地域之廣與程度之深,已令國際社會與科學界所震驚。在全球能源轉型必須提速的大背景下,中國“十四五”期間應如何戰略優化能源結構以及抓住機遇發展相關產業?
光熱是一個具有全球戰略性意義產業
國際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未來能源供應技術向
綠色、低碳、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已成世界各國普遍共識。近年來,隨著我國光伏、風電等波動性電源的大規模并網,占全網裝機的比例已經超過20%,在電力系統中的定位已發生變化,運行中替代了大量常規電源,正在向主力電源過渡,對電網安全穩定性的影響越顯突出,如何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多元化發展,依靠相對成熟和經濟可行的技術手段和方式,與已形成巨大資產的現有電力系統銜接,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降低系統風險與成本,應成為”十四五“期間以及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的關鍵性課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光熱發電技術可與儲熱協同運行或者采用天然氣補燃方式,實現系統發電出力穩定可調,并向電網提供有效的轉動慣量,具有較好的電網友好性,而且具有開發規模較集中、系統效率較高等特點,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在莫哈韋沙漠建成35萬千瓦世界上第一座太陽能光熱槽式電站并商業化運營至今。截至2019年11月,全世界已有約700萬千瓦光熱發電裝機,主要在分布美國、歐洲、中東、非洲和中國。
未來,光熱發電技術將沿著發展電站機組大容量、高參數的方向發展,諸如包括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低成本新型聚光技術、耐高溫太陽能真空吸熱管技術和儲熱技術,高溫傳熱介質性能的提升。聚光系統也可為傳統火電機組(光熱-火電)聯合運行,提供熱源替代部分煤炭的消費量,同時不需要電站機組的靈活性改造。這種系統組合方式即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的戰略方針,又實現了他2004年在浙江省調研時曾提出的“火電廠要實現清潔生產,
清潔能源很重要”重要指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中國火電裝機容量達到11.4億千瓦,是全球火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在歷經30多年持續較大幅度增長的建設需求驅動下,我國也已具有全球最大的火力發電裝備制造能力,形成了覆蓋汽輪機、發電機、電站鍋爐、電站輔機等產品的完備制造體系。但是,在一片去煤呼聲的能源轉型的背景下,以汽輪機制造業為主的相關產業面臨巨大沖擊,亟待轉型發展。由于光熱發電在熱-電轉換環節與常規火電一樣,因此,發展光熱發電可以充分利用我國成熟的汽輪機產業優勢,盡可能地降低去煤化對相關產業的沖擊。
從經濟性上來看,由于光熱發電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度電成本仍遠高于已發展近百年的火電,但其成本下降空間十分巨大。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分析的相關研究,2018年全球新增約50萬千瓦光熱裝機,其全球平均加權平準電價為18.5美分,預計到2022年可下降60%,約為7.4美分,與2010-2018期間46%的成本下降幅度相比,可以看出成本下降趨勢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將明顯加快。但其技術成本的大幅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光熱產業在此期間能否崛起,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說光熱對中國來講是一個具有全球戰略性意義的產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