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審視和思考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和主要矛盾
從事物發展規律看氣候變化的客觀存在。運動是物質的本質屬性。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地球氣候受太陽活動、地質運動、大洋環流、生物活動等因素的影響,發生了程度不同的冷暖干濕變化。氣候的這種階段性變化屬于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存在。人類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氣候變化內在規律性的認識,努力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在變化的氣候中尋求生產生活行為與自然環境的動態平衡。
從質量互變規律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氣候系統中存在維持相對穩定的負反饋機制,其量變幅度通常是有限的。但在外來擾動過強時,氣候系統也會發生快速且不可逆的突變。如在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就會給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系統帶來重大沖擊。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國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維護人類共同安全的必要措施。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自主作出
碳排放達峰承諾,是中央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做出的政治決斷,體現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對人類前途命運的歷史擔當。
從主要矛盾變化把握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原則。氣候變化問題涉及的矛盾錯綜復雜,并隨著內外條件的變化彼此消長。一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矛盾發生著變化: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科學認識之爭,到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發展權益之爭,近年來則是氣候環境與人類生存發展之間的矛盾相對上升。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應對氣候變化受到社會主要矛盾及其變化的支配。這些矛盾變化決定了應對氣候變化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從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邏輯出發,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由發展導向向環境導向過渡。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